远去的江湖
除了实战的限制,民间传统武术发展的另一瓶颈是资金问题。
津门大侠霍元甲曾说:“欲使国强,非人人习武不可。”而百年之后,“习武何用”成为商业社会必须思量的问题。
影视小说中的江湖,侠客们往往一掷千金,习武代表财富,侠客们身后也往往有弟子如云的名门大派提供资金支撑。现实中,“门派”一说早已废弃,取而代之的是为区分特色而定的“拳种”。康戈武说,根据上世纪80年代的统计,中国共有129个拳种,刀剑等其他技法都可归类于拳法中。
门派不复存在,对许多民间拳种而言,继承者多为个人,资金便成了发展的难题。
宋铁龙的境况或可作为佐证。在50岁名动江湖之前,很长时间内,宋铁龙先后的身份是守着3亩玉米的农民和洛阳一家当地企业的司机。虽然7岁时便在爷爷的指导下正式入门,但在宋铁龙年轻时代,除一次“一拳打晕活猪”的荣耀外,习武并没有给他带来额外收益。即便在上世纪80年代习武热潮开始时,他所获得的好处也不过是“街头卖艺3个月,给生病的弟弟挣了500元治病钱”。成名之后,宋铁龙的出场费大约1万元左右,却仍然难以维持宋氏武馆的运营。窘迫之际,这位已出访多国的“铁掌大侠”,曾去工地扛过水泥。
除了资金匮乏,宋氏武馆的学生数量也在减少。宋氏武馆最初有学生80余人,而今只剩下30余人。宋铁龙说,洛阳市曾经有4家大型武馆,目前两家垮了,剩下的两家和宋氏武馆的遭遇一样,正勉力维持。而在全国范围,宋氏武馆的遭遇并非个例。
武协社会部主任李小杰表示,全国武校总体数量目前并无权威统计,但数量的确在逐年减少。她说,武校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受义务教育免费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时代原因,家长们有了更多的考虑和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