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中美两国领导人清醒地意识到,改善双边关系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访华,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应邀访华的美国团体。第二年,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回访美国。“乒乓外交”打开了隔绝22年之久的中美交往的大门,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史上书写了新的篇章,在全世界引起很大的震动,为后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奠定了良好的开端。图为1971年4月10日晚,美国乒乓球代表团乘飞机抵达北京。 新华社发
上世纪70年代初,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中美两国领导人清醒地意识到,改善双边关系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1971年,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访华,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应邀访华的美国团体。第二年,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应邀回访美国。“乒乓外交”打开了隔绝22年之久的中美交往的大门,在中美两国人民的关系史上书写了新的篇章,在全世界引起很大的震动,为后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的恢复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2008年2月24日,亲历1971年中美“乒乓外交”的美国乒乓球队队员蒂姆·博甘在广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展示当年美国《时代周刊》对“乒乓外交”的报道封面。新华社发
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到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这两个长期隔绝的大国实现了第一次握手。从中美两国交往大门打开的那一时刻开始,这两个拥有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理念的国度就经历着风风雨雨的磨砺。值此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当年建交过程中的亲历者披露了难忘的破冰细节。
美国民主党人吉米·卡特1977年1月就任总统,同年8月和次年5月分别派遣国务卿赛勒斯·万斯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访问中国,磋商中美关系正常化。
布热津斯基现年80岁,还记得当时的情形,尤其是他首次访华期间与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交谈、交往和“约定”。
1978年5月20日,晚春时节,布热津斯基乘坐美国副总统专机抵达北京。布热津斯基的助手米歇尔·奥森博格告诉他:“赶紧看看谁来接我们,如果是外交部长,就说明中国人把这次访问升级为更为重要级别了。”
布热津斯基透过舷窗向外看,见是时任中国政府外交部长黄华前来机场迎接,不禁暗自高兴,推断自己这次访华应该不会像国务卿万斯那样空手而归。与邓小平首次会晤时,宾主前往北海公园“仿膳”餐厅共进晚餐,让布热津斯基感到意外。他如今依然记忆犹新:“令人感到惊讶的是,邓小平邀请我吃饭。”
“用餐期间,我们进一步讨论实现关系正常化问题。他告诉我,他‘只有3年了’。我不清楚这是指他的健康还是他的任期,但我猜测他是想告诉我,如果美方有意,他希望能在3年内快速推动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我告诉他,‘你用不了3年就会到美国,我将在我家招待你,与我的家人一起吃正宗美国餐’。他说‘我肯定去’。果然,7个月后,1979年1月,邓小平来到华盛顿的第一个晚上,他和他的夫人来到我家,与我和我的家人共进晚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