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全国上下对“出国考察门”事件形成了一致的讨伐。陈晓鹏(化名)依然坚持认为,只是这些官员运气不佳,被人捡到了证据。
陈晓鹏曾是江西一家旅行社的部门主管。在他眼里,媒体所报道的“出国考察门”事件再平常不过。他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地方,通过旅行社等中介机构来组织的所谓出国公务考察,实际上统统只有一个名称——商务考察。
“真正意义的公务考察或者是出访,必须经过国家各相关部门审批,手续比较复杂,并且非常严格。中介机构是根本不可能进入这一领域的。并且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出国费用通常是在一定的标准下实报实销的。”陈晓鹏说。
他表示,类似旅行社这样的中介机构组织的只能是商务考察。他们在推介商务考察的时候常常冠以公务之名。
组织一次这样的考察,一般的步骤是通过一些国外的旅游公司或者是一些社团组织,向国内发一些所谓的“公务邀请函”,然后一些有出国考察意愿的单位,再以此为名,去办理相应的手续。
陈晓鹏说,这些邀请函并不是白寄的,都需要缴纳不菲的费用。在很大程度上,这些中介机构与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之间形成了某种默契,所谓公务考察团都是以商务考察团这种方式出行的。
他告诉记者,业内人士都清楚,像最近报道中提到新余、温州等地官员在北美的行程,实际上就是赴北美东西海岸线游。旅行社等中介机构安排的通常都是这样的线路。当然对这些官员来说,中间还必须安排几天名副其实的参观和考察,不然是过不了关的。
“这样的线路一般报价在2.7万元人民币上下。近一段时期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价格还有所降低,大概在2.3万元左右。除非客户提出特别的要求,不然的话他们支付给旅行社的费用基本如此。”陈晓鹏介绍说。
记者问:什么是特别的要求?他表示,例如考察团成员不愿乘坐大巴,要改乘商务轿车或者是小范围的几个人要专门请一名导游等等。
“有的旅行社在做方案的时候会把费用总额人为地提高一截。等到了国外之后,这些多出来的费用会发给考察团成员,在业内称之为‘零花钱’。”
而对于旅行社等中介机构来说,只要客户有能力和渠道报销,发票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开。因为在国外没有发票一说,消费完结算的时候,对方只提供一个消费金额的单据凭证。凭据可操作性很大,到了国内,中介机构给客户开发票的时候,也有很大的空间。发票的名目也一般是培训、会务费等。
关于这一点,记者从一位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处得到验证。这位姓王的留学生告诉记者,就美国而言,消费者在消费之后可向商家索取两种凭据。一种叫receipt,相当于国内的收据。还有一种叫invoice,比前者稍微正式一点,类似国内的发票。在美国,这两种凭据都是由商家自行印制的,也没有机构监督,管理比较松散。不像在国内,发票由税务部门统一印制,还有编号。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商家愿意,给你开多少金额的消费凭据都行,哪怕是给你一张空白的。
陈晓鹏还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些公职人员是在年末出国的,回来之后发现单位的年度经费已超标。旅行社还可以给他分几次开发票,留一部分在下一年度报销。
“这种事情大家都心照不宣,没想到出了这么一个意外。”陈晓鹏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