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武汉和长株潭城市圈有望成新综改试验区 武汉打造中部金融中心 -中国神华A股连跌6天 回归A股路演开始 中石油冲击全球市值第一 -7.5010!人民币创年内第61个新高 特种存款上划 千亿份额或摊分 -证监会:未暂停内地房地产企业A股IPO 首批金融期货会员名单出炉 -沪指低开于5660点 A股进入风险释放期 震荡调整将成近期主基调 -中国农村人口为7.37亿 占总人口56% 纺织业劳动力3倍于周边国家 -反洗钱法实施后首例洗钱罪案宣判 入股敛财成贿赂犯罪新动向 -中国将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企业退休人员月养老金增90元 -中国2050年建成可持续能源发展体系 非水力可再生能源占1/4左右 -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选举产生(名单)
中国尚不存在全面通胀风险 财政部或将担起“第二央行”角色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10 月 23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宏观经济(2007·秋)”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流动性问题,已不是单靠货币政策就能够解决的了,需要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共同发挥效用,而今后,财政部或将担当起“第二央行”的角色。

    全面通胀风险尚不存在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指出,我国目前不存在全面通货膨胀的风险。《报告》称:在强劲的需求带动下,不仅实际经济增长率略快于潜在增长率,而且,物价水平也呈现抬头趋势。不过,当前物价上涨几乎完全是粮食价格所导致的,不太可能形成全面持续、不可容忍的通货膨胀。换言之,当前的物价上涨可能只是局部的短期冲击。

    《报告》进一步指出,我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能够由M1、M2及各自增长率的变化所能解释的部分较小,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并非导致我国物价总水平变化的基本原因。

    李扬指出,物价走势和宏观经济运行主要由各类来自供给面的实体经济因素决定。除货币政策外,今后的宏观调控更需发挥诸如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其他调控手段,同时在这些政策中寻求协调配合。

    《报告》还预测,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在9.5%—10.7%之间,对应的通货膨胀率在3%到5%之间。而我国今年的GDP实际增速将快于潜在增速,约达11%以上,或将创下近10年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财政部应发挥更大作用

    论坛上,与会专家都承认,当前国内经济运行中仍存在贸易顺差过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等比较突出的难题。就如何遏制国内的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多位专家发表了各自见解。

    今年以来,央行已通过多次调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定向央票等调控手段回收市场流动性,但各种问题并未获根本解决。李扬认为,随着居民资产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直接融资手段的增加,今年银行业潜在的“脱媒”压力陡增,通过控制货币供应和银行信贷来控制投资正逐渐失去效力。而今年2月以来,全部存款的增速已慢于全部贷款增速,金融机构的贷存比持续下降。可以预见,即便没有央行的紧缩政策,银行业的流动性头寸也将趋于紧张。

    李扬建议,当货币政策在初次分配中不能完全达到调控目的时,应在再分配中利用财政、税收等政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比如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廉租房建设等,财政部在其间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有迹象表明,我国未来将进一步强化财政、货币两大政策“组合拳”联动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今年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这一有助于回笼货币的措施被视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加强宏观调控的“创新之举”。

来源: 新闻晨报
1   2   下一页  



相关文章:
财政部专家称今年财政增收1万亿 前三季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7%
财政部2008年公务员录用英语考试大纲
财政部:专项资金支持廉租房建设 房贷新政后北京现"退房潮"
财政部:专项资金支持中西部困难地区廉租房建设
财政部10月22日-25日发行280亿元记账式国债
刘谦任卫生部副部长 免张弘力财政部副部长职务(图/简历)
财政部将续发280亿元2007年记账式(十一期)国债
财政部:中央财政将继续加大支持"三农"投入力度
图片新闻:
"嫦娥一号"发射首选24日18时 火箭加注燃料 各项工作准备就绪
北京首现“养老房屋银行” 租房入住养老院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共十七大报告解读/ 聚焦十七大/ 十七大前人事任免/ 人事任免-中央 地方
· 中国反垄断法出台 向垄断说“不”
· 直击中国各地房价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