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宏观经济(2007·秋)”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李扬指出,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流动性问题,已不是单靠货币政策就能够解决的了,需要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共同发挥效用,而今后,财政部或将担当起“第二央行”的角色。
全面通胀风险尚不存在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报告》指出,我国目前不存在全面通货膨胀的风险。《报告》称:在强劲的需求带动下,不仅实际经济增长率略快于潜在增长率,而且,物价水平也呈现抬头趋势。不过,当前物价上涨几乎完全是粮食价格所导致的,不太可能形成全面持续、不可容忍的通货膨胀。换言之,当前的物价上涨可能只是局部的短期冲击。
《报告》进一步指出,我国CPI(消费者物价指数)能够由M1、M2及各自增长率的变化所能解释的部分较小,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并非导致我国物价总水平变化的基本原因。
李扬指出,物价走势和宏观经济运行主要由各类来自供给面的实体经济因素决定。除货币政策外,今后的宏观调控更需发挥诸如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其他调控手段,同时在这些政策中寻求协调配合。
《报告》还预测,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水平在9.5%—10.7%之间,对应的通货膨胀率在3%到5%之间。而我国今年的GDP实际增速将快于潜在增速,约达11%以上,或将创下近10年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财政部应发挥更大作用
论坛上,与会专家都承认,当前国内经济运行中仍存在贸易顺差过大、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等比较突出的难题。就如何遏制国内的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多位专家发表了各自见解。
今年以来,央行已通过多次调高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定向央票等调控手段回收市场流动性,但各种问题并未获根本解决。李扬认为,随着居民资产结构的调整和企业直接融资手段的增加,今年银行业潜在的“脱媒”压力陡增,通过控制货币供应和银行信贷来控制投资正逐渐失去效力。而今年2月以来,全部存款的增速已慢于全部贷款增速,金融机构的贷存比持续下降。可以预见,即便没有央行的紧缩政策,银行业的流动性头寸也将趋于紧张。
李扬建议,当货币政策在初次分配中不能完全达到调控目的时,应在再分配中利用财政、税收等政策,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比如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廉租房建设等,财政部在其间应发挥更大的作用。有迹象表明,我国未来将进一步强化财政、货币两大政策“组合拳”联动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今年财政部发行1.55万亿元特别国债,这一有助于回笼货币的措施被视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加强宏观调控的“创新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