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发展要闻  -审计署6管齐下堵社保基金漏洞 部分省市社保基金审计已开始 -周五沪指午盘收于4162.97点 "全民炒股"言过其实 基民热情不减 -奥运空气质量将实现五省联保 水利部急调长江清水注入太湖 -教育部将严惩高校"体制外"招生 民办高校招生收费成监察重点 -外资正式进入中国铁路运输领域 中国钢铁并未冲击国际市场 -国税总局:可能重创股市 短期不征资本利得税 不会取消利息税  -"鑫诺三号"卫星上天 "长征"火箭完成百次发射 可发射飞船和卫星 -全国治理商业贿赂未达预期 专项工作延期 公务员处分条例实施 -中国即将公布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财政部调整商品进口关税 美将对我铜版纸征最高99.65%反倾销税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已建至65层 高度将达281米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6 年 10 月 26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建设中的环球金融中心

昨天(10月25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已升至65层、281米的高度。总高492米的环球金融中心自全面开工以来,基本以每4天一层的速度向上攀升。272米处的第63层,是该楼施工中3个转换层中的第2个,也是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总承包方在9月提出的“10月20日前完成工程63层以下核心筒施工”的节点目标目前已提前实现,为此,总包方向上海第一建筑公司、中建三局钢结构公司颁布了嘉奖令,并分别给予24万元奖励。

电梯-----最快每秒10米

环球金融中心建成后,可容纳约4万人,整个大楼设120多部电梯,速度最快的电梯将达每秒10米,将是目前运行速度最快的电梯。而在大楼的外墙上,还有多台观光电梯,随着电梯不断上升,让人感觉到奇妙的空间变幻。

考虑到大楼内人数众多,还将安装16部超级双层轿厢电梯。据介绍,这种超级双层轿厢电梯,能用一个剪刀似连接装置确保两个轿厢能同时上下移动,并可停在两个不同楼层。这样,在同样井道数量和大小的情况下,运载量可以增大一倍。而同一部电梯内乘客,也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到达不同楼层。

酒店-----上百房间风格各异

环球金融中心的79层至93层将建超五星级酒店。酒店内部设计由著名纽约华裔建筑设计师季裕棠担纲。季裕棠在每个城市只做一个类型项目,这是他目前在沪的唯一酒店设计。

据悉,这个商务酒店十几个楼层内的100多个房间将有各自的设计风格。季裕棠说,“真正的奢华是人与空间的契合。在我设计的酒店内,不需要旅客适应空间和环境,不同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不同的空间。”

停车场-----可同时停1100辆车

环球金融中心停车场,划了约1100台车的停车位。其中,宾馆停车场设1进1出、主楼设3个入口通道和4个出口通道,总体规模为4进5出。其中地下一、二层为长期客户和贵宾客户专用,地下三层为临时客户使用,并设置二层机械停车,以增加停车数量,并采用引导系统,所有停车场统一管理。所有出口通道均能收费。

观光-----472米处设观光天阁

环球金融中心在100层、距地面472米处设计了长度约为55米的观光天阁,这一高度将超过了世界最高观光厅、高度为447米的加拿大CN电视塔。这也是当今世界摩天大楼中“人可到达”的最高高度。此外,在94层还设计了面积为700平方米、室内净高8米的观光大厅。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顶部即94层至100层之间有一个倒梯形的通风口,以减小风的吹袭。这个开放的区域将成为世界大楼上最高的观景区,倒梯形的上下底,分别是观光阁和观光大厅。

玻璃幕墙-----大楼姿态变幻无穷

环球金融中心的外观设计体现现代化理念,大楼外表面的玻璃幕墙设计巧妙,将玻璃与金属所表现出的精湛无比的光泽质感覆盖在简洁、流畅且富有表情的几何形体上,随着光线和天气的变化,使大楼姿态随观看角度而变幻无穷。(李继成 杨芳)

来源: 东方早报

相关文章:
争霸金融中心愈演愈烈 京沪优惠政策比肩出台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初露端倪 本土机构创新谋发展
滨海新区要建三大金融中心
上海何时成全球金融中心 石油交易中心落户中国
上海与国际金融中心差距几何
上海加快金融中心建设 世博会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韩正: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是中央交给上海战略任务
相关专题:
图片新闻:
"六一"儿童节关注2000万留守儿童:发展之路遭遇体制障碍
世界无烟日:中国超5亿人健康受被动吸烟危害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金融改革之路 六大焦点
· 2008北京奥运商机
· 07中央财政资金流向 三农重中之重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 中国企业家看社会责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