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寿臣
如果把南海“经济航母”称为“深圳号“,东海“经济航母”称作“浦东号”,那么,渤海“经济航母”就是“滨海号”
政策“含金量”
滨海新区由原先的地方发展战略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说明它的作用不仅仅是为天津服务,为环渤海地区服务,要让滨海作为一个引擎,把整个北方,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带动起来。
滨海新区路线
协调发展,更加重视区域间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与经济全球化是一条道路。
13个“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字句,5大扶持政策,于2006年5月盛装推出国务院20号文件,一个月后,记者走访滨海新区。
商家试水新财源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临海地区,包括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在塘沽区设有经济开放区、保税区和天津港口。这块2270平方公里的热土,曾经是一片浩淼的盐碱地,如今,这里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
十余年间,滨海新区的版图一年年在扩大,从三四条大街,发展到了13条大街。
说到企业,当地一位居民告诉记者,当时像样的企业只有“一机一面”(摩托罗拉和康师傅方便面)。如今的滨海新区,国内外商贾云集,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就有70多家在新区落户。
投资领域从单一化发展为综合化,整个滨海新区形成了集电子通讯、石油开采与加工、海洋化工、现代冶金、机械制造、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等七大主导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投资结构。据悉,国内每5部手机中有一部、每4台录像机中有1台、每3根电焊条中至少有一根来自天津。2005年,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4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80万标箱。
在今年4月召开的津洽会上,辽宁省代表团带来了98个招商项目,这些招商项目涉及工业、能源、科技、基础设施和商贸服务等多个领域,总投资额298亿元。
6月27日上午,滨海新区负责宣传工作的李先生告诉记者,在大项目引进和建设方面,中石化投资的1250万吨炼油、100万吨乙烯项目已经于当月26日正式开工建设,2008年建成以后,产业链的产值可以达到1000亿;投资约80亿元的天碱搬迁改造、新港船厂搬迁改造工程等项目全面展开;全长144公里的京津唐高速二线天津段,已有34公里于去年底通车,西段110公里计划于2008年6月底建成通车;滨海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以2015年为目标年,按照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6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50万吨、飞机起降6.6万架次设计,总投资约26亿元,计划到2007年底竣工,目前进展顺利。
今年组织的“香港·天津周”,滨海新区就签订了经济合作项目14个,合同利用外资8.6亿美元。初步统计,自去年6月以来,新引进了韩国乐金、香港金湖轮胎等十余个超亿美元的大项目,与国内各地区签订经济合作协议750多项。
而最令人振奋的消息是,法国空客总装项目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准。总投资100亿欧元的空中客车落户滨海新区,投资力度不亚于三峡工程。这是空客除德国汉堡、法国图卢兹之外第三个A320飞机总装线项目,也是欧洲以外惟一的项目。
南方一个考察团在考察了滨海新区之后,兴奋地说:“空客这样的‘巨无霸’都来了,我们还犹豫什么?!”这就是滨海。
“滨海”已经是一个国际名词,特别是在国务院20号文件发布之后,滨海在国内外更是名声大噪。
第三“经济航母”的辐射力
“经济航母”的打造,将对周边地区由近而远地形成强有力的辐射作用。
滨海快速崛起之后,北京和天津是否会形成互相竞争?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有关专家指出,滨海新区成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北京也应该放下架子,避免不良竞争,抓紧与天津加强合作,比如共建铁路、港口、机场等。
事实证明,近年来,京津两市在交通口岸等合作建设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2年建立了北京朝阳海关,与天津口岸开始直通;同年两市机场实现了民航跨区域联合;2003年,京津两市政府签订了京津塘高速公路复线建设协议,筹划京津城际铁路。据统计,2001年至2004年两市共签订合作项目212项,协议金额122亿元,其中北京在津投资金额达54亿元,天津在北京投资金额68亿元。
为拉近天津与北京之间的距离。未来几年,将投资123.4亿元,建设115公里的京津城际客运铁路专线,实现京津两市半小时内通达,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将于2007年12月全线建成,2008年6月投入运营。
滨海新区在规划中,将以天津港为龙头,与黄骅港、秦皇岛港、京唐港等一起形成组团式国际港航中心,解决恶性竞争带来的港口吞吐能力闲置和资源严重浪费的矛盾,从而带动周边沿海大中小港口配套发展。2010年前,天津将投资270亿元,建设港区内十大项目和港外二十项配套项目。2010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将达到3亿吨,集装箱超过1000万标箱。
与河北省的合作:上个世纪60年代,天津在河北涉县建立了天津铁厂;80年代又建设了引滦工程,使河北承德地区潘家口水库成为天津重要的水源地。2001年至2004年,天津与河北省共签订合作项目72个,协议金额22.5亿元。
2003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对滨海新区发展定位提出了“立足天津,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的更高要求。天津将建设京沪高速铁路天津段,完成京山、京沪线电气化改造工程。随着京哈、京秦、京沪三大干线提速工程的进一步完善,实现天津到主要城市间500公里朝发夕至、1500公里夕发朝至、2000公里一日到达。天津滨海新区的发展,不仅将带动整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同时可促进西部大开发。由于滨海的区位优势显著,从天津到韩国首尔坐飞机只要一小时,到日本东京最多两个多小时。因此,也将对整个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滨海新区是中国与蒙古共和国签约的出海口岸,也是哈萨克斯坦等内陆国家可利用的出海口,拥有“三北”辽阔的辐射空间。目前,蒙古国希望利用天津作为其贸易出海口。而货运同样可以经蒙古国转口欧洲。
滨海:经济总量赶超浦东
《福布斯》2002年撰文指出,“在中国投资的人士发现他们很难找到像天津开发区这样的投资环境了”。《LEADERS》杂志是一本专门为世界500强企业提供重要信息的杂志,在2005年10、11、12月合刊上,对天津滨海新区做了重点推介。
尽管数字是枯燥的,但是 人们在论述经济发展状况时,都离不开数字。
天津滨海新区自1994年开始建设以来,11年间,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每年保持平均20.8%的增长速度,由1994年的112.4亿元上升到2005年的1609亿元,是1993年的14.3倍,年递增20.6%,已占到全市生产总值的43.7%。11年累计固定资产投资3472亿元,外贸出口由1994年的5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85亿美元,增长37倍,年均递增34.8%。
据天津海关提供的最新统计,今年1至5月外贸进出口177.1亿美元,同比增长33.5%,高出全国平均增幅近10个百分点。
前5个月天津滨海新区进出口呈现四大特点:一是贸易方式多元化进展加快,加工贸易居于主导地位;二是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等出口优势产业发挥主导作用;三是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强劲增长,前5个月进出口达到106.6亿美元,占滨海新区进出口总额的62%;四是市场多元化,对美、韩、日、欧盟等全球各大市场出口均保持了快速增长。
2005年6月初,天津主要媒体发布消息称,滨海新区工业总产值、增加值首次超过浦东新区。根据2004年的数据,浦东新区的生产总值在1790亿元,滨海新区是其70%以上;浦东新区实际利用外资23.78亿美元,滨海新区是其70%以上。而2005年1-4月的工业数据更是意味深长:1至4月份工业总产值滨海新区为1147.22亿元,同比增34.9%;浦东新区1139.49亿元,同比增5.2%。一季度工业增加值,滨海新区为235.83亿元,同比增21.1%;浦东新区为202.4亿元,同比增6.2%。也就是说,在2005年初,滨海新区的工业产值已超过浦东。
在这些辉煌的数字背后,是一大批发展潜力雄厚的经济实体。11年累计批准三资企业项目6300多个,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87亿美元,其中,世界500强在新区投资了151家企业。滨海新区2006年重点推进在建的10个大项目,确保开工10个大项目,预计总投资1809亿元,今年完成投资344亿元。
如何突破体制的瓶颈
记者:滨海与深圳、浦东相比有那些不同?
季任钧:滨海新区和深圳、浦东不同,它并不是开始就是一个统一的区域,而是先有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汉沽区、塘沽区、大港区等,现在要整合为滨海新区,那就不仅需要整合区域的资源,还要理顺各个部分的关系,这是关系到发展快慢的关键。
最大的障碍是体制问题,滨海新区管委会至今仍然是市政府的一个派出机构,责任是对各区进行协调。协调能有多大效果?滨海新区范围内的五个行政区,行政级别都一样,但管委会却恰恰不是行政机构,难免会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
关于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三套方案。第一是行政区维持现状,在此基础上加强滨海新区管委会的管理、协调职能;管委会主任皮黔生,同时又是市委常委,协调各个区并不难,但不是长久之计;第二是将滨海新区升格为副市级,下设现有行政区和功能区。这样在行政级别上就理顺了,但行政机构变制,需国家批准,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三是将滨海新区辖区撤销,直接并入滨海新区。这种方案在行政上最为精简也最为高效,但因为涉及富余官员的善后安排,阻力也最大。滨海新区管委会主任皮黔生说过,有形的和无形的墙一定要拆除,拆掉之后我们才能获得更快的发展。
还有一点,滨海所走的路,与上世纪80年代的深圳和90年代的浦东不同,滨海新区要走的路线是协调发展,更加重视区域间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与经济全球化是一条道路。
政策催生滨海新区
1992年,党的十四大作出了加速环渤海湾地区开放和开发的决策,1994年3月,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用10年时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定义为“将成为中国北方最有增长力的经济重心和高度开放的标志性区域”。
2004年3月,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52名在津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向大会递交了《关于请国务院批准天津滨海新区整体发展规划的建议》的提案。
2004年4月,在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陈邦柱的带领下,政协组成考察团,先后两次就天津滨海新区发展进行专题调研,最后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在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中的作用》的报告。
2004年1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这份报告上批示:“规划和建设好天津滨海新区,不仅关系天津的长远发展,而且对于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有着重要作用。”
温总理批示之后,受滨海新区管委会委托,一个包括国家发改委、中国社科院、南开大学以及天津发改委的20多名专家组成的“天津市滨海新区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正式组建。
2005年3月27日,课题组起草的报告及准备材料在专家委员会审议通过以后,上交到天津市委、市政府,此后通过不同渠道上交到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
5月15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和副主任刘江、张国宝带领13个司局的负责人深入滨海新区进行调研,并对正在制定中的《天津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14个方面的38条意见。
6月初,天津市发改委向国家发改委上交汇报材料:“建议国务院像当年规划和建设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一样,规划和建设滨海新区,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
6月下旬,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带着国务院15个部委负责人,到天津滨海新区进行考察。
6月27日,新华社发的通稿中说,“温家宝指出,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环渤海区域及全国发展战略布局中重要的一步棋,走好这步棋,不仅对天津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施全国总体发展战略部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宏伟目标,都具有重大意义。”
接着,滨海新区正式向中央申请成为国内第二个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
2006年5月,国务院国发〔2006〕20号文件出台,文件中连续用了13个“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字句。中央对滨海新区给予了5条扶持政策:“切实发挥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批准天津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鼓励天津滨海新区进行金融改革和创新;支持天津滨海新区进行土地管理改革;设立天津东疆保税港区;给予天津滨海新区一定的财政税收政策扶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