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社会该如何评价?一种新的节约指数将为此提供参考。今天,中国科学院发布了2006科学与社会系列报告,其中《2006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首次提出了综合评价节约型社会的节约指数,指数越高,表明资源环境绩效水平越低。利用这一指数进行的研究表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的节约指数呈明显下降态势,但我国的资源节约利用程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很大,在世界59个主要国家中仅列第五十六位。
据了解,节约指数是一种相对指标,可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资源环境绩效水平。它用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类资源消耗强度或污染物排放绩效与世界或该国总体绩效比值的加权平均来表达,能反映该国或地区与其它国家、地区之间的相对差距。
中科院发布的报告利用节约指数对2003年世界59个主要国家的资源绩效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这59个国家约占全世界GDP的96%(按汇率计算)。
报告选择了7类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指标,计算了全国31个省市区的节约指数。结果表明:前10名主要位于东部地区,后10名主要在西部地区;上海的资源环境绩效水平最高,山西最差。在节约指数高于全国平均值的13个省市中,西部地区占了11个,说明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总体上比较粗放。
报告公布了全国31个省市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最新排名,上海最高,青海最低。排在2—9名的是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广东、山东、辽宁、福建、吉林,主要在东部地区,后10名主要在西部地区,说明西部地区的可持续能力相对东部地区普遍较低。(记者武卫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