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

2013年02月06日16:19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规划 扶贫开发工作 贫困村 三江源地区 贫困地区 科学发展观 非经营性固定资产 贫困特征 同德县 城乡用地

第六章 重点工程

“十二五”期间,青海省扶贫开发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坚持扶贫开发与农村牧区低保两轮驱动,按照“连片开发、整村推进、效益到户”的思路,重点实施专项扶贫重点工程和行业扶贫工程。

第一节 专项扶贫重点工程

“十二五”期间,全力实施“十大专项扶贫重点工程”,力争实现实施项目的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一、整村推进工程

整村推进工程围绕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把民生工程和生计建设作为重点。“十二五”期间,青海省有1942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涉及全省六州一地一市40个县(市)。其中海东地区593个村,西宁市421个村,海北州110个村,海南州239个村,海西州179个村,黄南州130个村,果洛州102个村,玉树州168个村(详见附表2)。

2011年,在35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其中,未实施整村推进任务的贫困村280个,其他3个类型70个村;2012—2015年在1592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年均实施398个村。实施的整村推进主要为新确认的贫困村、回头看贫困村和因灾返贫行政村。项目主要涉及种植业、养殖业、运输业、加工业、商贸业、科技培训等六大类。特色种植业项目主要以连片开发模式实施;养殖业项目主要以连片开发和单村推进模式实施;加工及商贸旅游项目以产业带动模式实施;基础设施项目以其他模式实施。

整村推进工程,要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和“六到农家”的要求,以提升贫困农牧户自我发展能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劳动力素质为重点。通过产业脱贫和“水、电、路、能源、房、教、卫、文、就、保”全面治理,使贫困村的特色优势产业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明显改善,贫困群众健康生活水平、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升,贫困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实施整村推进工程,一是以贫困村产业脱贫为重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减灾避灾产业,加快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化进程;二是以贫困村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着重解决贫困村内行路、饮水、用电、就医等民生问题,使贫困村村容村貌明显改善;三是以提高贫困农牧民收入为目标,加大农牧民从事产业和外出务工的技能培训,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四是坚持贫困村综合治理、全面发展,加强贫困村乡风文明和村级班子建设。

二、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易地扶贫搬迁是国家在新时期探索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据调查摸底,青海省尚有689个村的4万户、20万人仍然生活在自然条件特别恶劣、生态严重退化、资源极度匮乏、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人类难以生存的地方,就地无法实现脱贫,需要进行易地扶贫搬迁,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实现脱贫致富。“十二五”期间,在干旱山区、荒漠地区、生态脆弱及地质灾害频繁地区,选择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438个村、3万户、15万人实施搬迁安置任务(其中:整村整社搬迁安置10.87万人、进城入镇搬迁安置2.11万人、自主异地搬迁安置0.97万人、插花分散搬迁安置1.15万人)。

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要按照“六个转变”和“六个结合”的要求统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坚持群众自愿,以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目标,以改善农牧民生存环境为切入点,以安置贫困群众为重点,以增加农牧民收入为核心,整合各类资金,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力度,着力培育和发展后续产业,促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要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因地制宜,有序搬迁,改善生存和发展条件。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向中小城镇、工业园区移民,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能力。通过规划项目的实施,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使搬迁群众实现“住房有保障、增收有渠道、产业有发展、环境有改善”的建设目标,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三、特困地区综合治理工程

加快解决青海省特殊类型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实施青海藏区和东部干旱山区两大区综合治理工程。

青海藏区: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以改善民生为核心,以集中连片、产业发展、综合治理为抓手,围绕三江源地区建设国家级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黄南州建设有机畜牧业科技示范园、海南和海北建设生态畜牧业示范区、海西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加快综合治理力度,构筑扶贫开发新模式。突出发展防灾减灾产业和生态畜牧业,重点扶持发展生态畜牧业、设施畜牧业、中藏药材、人工种草、畜种改良、畜产品加工、民族手工业(民族日用品、工艺品、藏绣、热贡艺术等)、高原特色旅游业等特色优势产业。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加大基础设施及公益事业的投入,切实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东部干旱山区:以发展产业、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为主。围绕河湟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发展规划,以发展高效特色农牧业为主线,以贫困人口增加收入为核心,结合湟水流域设施农牧业经济带,生猪产业带和奶牛禽蛋产业带,黄河流域特色果品产业带,牛羊贩运育肥和冷水养殖产业带,劳务输出产业等六个优势区域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项目,重点扶持蔬菜、食用菌、马铃薯、油菜、蚕豆、花卉、奶牛、生猪、禽蛋、牛羊贩运育肥、特色果品、水产、农畜产品加工、餐饮(拉面)、旅游等。完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四、人力资源开发工程(就业促进工程)

人力资源是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青海省坚持人才强省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以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开发特困地区和专项扶贫急需的紧缺人才,鼓励和引导各类人才向连片特困地区和重点县流动,为贫困地区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和智力支持。“十二五”期间,每年就业技能培训5000人,5年共培训2.5万人;年均培训干部737人,5年共培训干部3686人。

“雨露计划”培训工程。雨露计划是彻底根治贫困症结,实现贫困地区持续发展的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十二五”期间,加大“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力度,紧紧围绕规划的目标任务,综合运用各种扶持手段,以促进贫困人口稳定就业为中心,促进和支持农村牧区贫困家庭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等新生劳动力接受劳动预备制培训,以省内国有和私营大中型企业为重点,采取定点培训、订单培训等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开展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为贫困村培养产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全面提高贫困人口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长远发展能力,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对农村牧区贫困劳动力积极开展就业技能、实用技术和创业培训。实施项目的贫困村每村至少有一名致富带头人,每户至少有1名掌握1门实用技术的“科技明白人”。

加强扶贫干部教育培训。贯彻落实人才强省战略和《青海省扶贫开发人才发展规划》,对全省贫困地区的扶贫干部实施全覆盖、多手段、高质量的培训。重点加强对连片特困地区、重点县、贫困村领导干部的培训,以增强扶贫干部素质能力为重点,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通过培训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知识结构优、履职能力强、作风过硬的扶贫干部队伍,推动规划目标的顺利完成。

   上一页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科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