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福林谈如何防范中国未来发展中的“成长陷阱”

2011年10月30日11:54 |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 给编辑写信 字号:T|T
关键词: 中国改革国际论坛 改革 国际论坛 改革国际论坛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 迟福林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记者王虔拍摄

    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2011年10月30日讯 (记者王虔)2011年10月29日,第72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在海口市开幕,此次论坛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中改院”)与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德国国际合作机构联合举办,主题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未来10年的中国”。中改院院长迟福林做了题为“公平与可持续:未来十年的中国追求”的主旨演讲。在演讲中,迟福林阐述了如何防范中国未来发展中的“成长陷阱”。

迟福林明确指出,中国未来5~10年的转型与增长,不仅对中国中长期发展具有历史性影响,而且对世界经济的再平衡与恢复增长也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从经济增长的长周期看,未来10年,尽管国际市场有可能继续动荡与萎缩,中国经济仍将处于上升的通道。中国并不缺乏新的增长点。例如,城市化率和服务业比重至少还有10~20个百分点的提升空间,这可以为中国经济在未来20年保持8%左右的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在谈到“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时,迟福林指出,快速增长是好事,但把握不好,也有可能出现“成长陷阱”,即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仅没有带来多数人福祉的增加,反而积累和造成大量的社会矛盾。

迟福林阐述了三点看法:

首先,增长不等于发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重在研究防止增长主义导致“成长陷阱”

迟福林指出,增长不等于发展,增长不能代替一切,尤其是不能用阶段性的经济增长掩盖中长期发展的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一句话,我们需要增长,但不要“增长主义”。

他提出,增长只是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基础和条件,但并不会自动解决所有问题。当前,总量扩张思维成为许多官员的普遍理念,形成了值得严重关注的“增长主义”倾向:以追求经济总量为目标;以扩大投资规模为主要途径;以土地批租和发展重化工业项目为主要特点;以行政干预和行政推动为主要手段。这种增长方式在推动短期内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带来了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重大隐患。

还有,“增长主义”更多依靠短期性政策工具来刺激增长,忽视中长期目标的实现。中国的“十五”规划提出,居民消费率要提高到50%,由于实践中把注意力主要放在经济增长速度上,居民消费率不仅没有提高,反而持续下降,到2010年时仅为33.8%,降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最低点;“十一五”规划的服务业增加值和服务业就业比重、研发经费占GDP比重等重要的结构性调整目标均未能如期实现。未来5年,如果经济转型不到位,消费率还有可能走低。这样,我们将面对更为严重的系统性风险,积累的过剩产能就有可能被迫以经济危机的形式强制性地清理,由此带来巨大的社会成本。

迟福林认为,当前“增长主义”的理念还相当普遍。简单地把发展等同于增长,“发展是硬道理”在实践中常常被扭曲为“GDP是硬道理”。判断未来5~10年的中国增长前景,重要的不是预测经济总量何时能超过美国,不是何时能进入“高收入水平”国家行列,而是要考虑普遍存在的“增长主义”理念怎么扭转?由“增长主义”带来的结构扭曲怎么校正?体制改革如何突破?

其次,政府不能替代市场,任何其他工具都不能取代市场机制在增长体系里的基础地位

中国进入发展新阶段,为什么GDP增长主义的影响仍然比较突出?迟福林认为,其土壤是经济生活领域的政府主导。在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仍然在一些重要的经济领域以政府主导替代市场主导,不可避免地会积累大量的经济社会矛盾。

迟福林指出,不能用政府替代市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重要的经验是“解放市场”,通过市场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创造出计划经济时代无法比拟的经济活力和经济效率。当前,经济生活领域存在的诸多矛盾与问题,大都与政府主导有直接关系。长期下去,会形成弱化市场的倾向,甚至有可能使某些计划经济因素复归,造成市场化改革停滞、甚至倒退。

他还认为,防止政府失灵与防止市场失灵同等重要。市场自身存在失灵,存在缺陷。弥补市场失灵是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政府自身也存在失灵,不能以失灵的政府来替代失灵的市场,也不能将政府转型不到位形成的“政府主导”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有效干预划等号。中国转型经济中的有些市场失灵,就源于政府失灵。应当既要防范市场失灵,更要防范用失灵的政府来替代失灵的市场。

迟福林提出,要坚持经济生活中的市场导向改革。国际金融危机发生这几年来,中国政府加大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力度,是适应了反危机的客观需求。问题在于,某些方面的政府干预有所扩大,并超出了合理程度。强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就是要在经济生活领域坚持市场主导的基础上发挥政府作用,而不是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发挥市场作用。在经济领域坚持市场主导,防止权力与市场结合,防止行政垄断,防止特权经济,有利于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

相关阅读: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文章来源: 中国发展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