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解读
- 经济发展
- 社会发展
- 减贫救灾
- 法治中国
- 天下人物
- 发展报告
- 项目中心
中国发展门户网8月29日电 日前,中国科学院编写了《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发展报告2011》。其中指出,中科院网络化科普从传播走向互动,初步形成科研与科普、公众与科学家、线上线下多维互动的氛围。
“十一五”信息化建设以前,中科院网络科普工作以传播知识性内容为主,重在“传播”;随着互联网理念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中科院网络科普理念也不断发展变化,更加注重“互动”,尤其是科研与科普的互动、公众与科学家的互动、线上线下的互动。
将科研过程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让公众近距离观察、参与科研过程并应用科研成果,从而推动科研与科普的互动。例如中国科普博览网将GPS网络监测技术与青海湖鸟岛的鸟类研究项目相结合,开发了《迁徙的鸟》科普内容,让公众通过网络远程观察和跟踪候鸟的迁徙过程,研究其迁徙规律。
通过BBS论坛、SNS平台、博客/微博系统、留言系统为公众提供与科学家面对面交流的渠道,促进公众与科学家的互动。比如中国天文科普网的天之文论坛、化石网论坛、中国科普博览的科学论坛等,均起到了公众与科学家沟通的桥梁作用。
组织网络与实地相结合的科普活动,将公众尤其是科普爱好者团结在周围,打造线上线下的互动,提高中科院网络科普工作的吸引力和公众参与性。比如动物博物馆的“小达尔文俱乐部”活动,科学探险协会的科学考察活动等。
专栏 27:打造面向青少年的科普SNS平台“科学家园”,加强与公众的互动 2010年,中国科普博览开始建设面向中小学生的社会化网络(SNS)——科学家园,提供科学测试、思维培养、科学小游戏(如低碳人生、化石猎人、科学圈子)等在内的科普服务产品,为中小学生提供一个以科学为纽带的互动和交流场所。
图表 81.面向青少年的科普SNS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