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大对经济发展的支持,着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政策措施,抓好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工作。在已完成两批产业转移园扶持资金竞争性安排的基础上,精心组织开展其余三批竞争性招投标活动,拨付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45亿元、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园区发展专项转移支付资金15亿元;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拨付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2.2亿元、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0.8亿元、结构调整重点挖潜改造专项2亿元、装备制造业专项资金1.5亿元;支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拨付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0.5亿元、广东产学研省部合作专项资金4.61亿元、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专项资金1亿元、节能减排与可再生能源专项资金1亿元、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3亿元、高科技发展专项资金0.5亿元、广东省实验室体系建设专项资金0.5亿元、省自然科学基金0.4亿元、创新药物筛选和评价专项资金1亿元;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发展,拨付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11.41亿元、中小企业博览会经费0.5亿元;努力稳定对外贸易,拨付扶持外贸发展专项资金5.58亿元、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专项资金2.41亿元;支持环境保护工作,拨付污水处理厂建设专项补助10.64亿元、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0.65亿元、环保能力建设经费0.3亿元、省珠江水质保护专项资金0.4亿元、环保专项资金0.42亿元、减排专项资金0.5亿元、东江水质保护经费0.4亿元、治污保洁专项资金0.6亿元、排污费支出0.4亿元、环保普查资金0.1亿元。
4.加大对社会民生的支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全国率先研究制订和实施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大力调整支出结构,落实民生优先的要求,集中财力保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拨付41.45亿元落实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政策,拨付6.69亿元推动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政策、落实中小学教师“两相当”政策;安排农村困难家庭义务教育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2.77亿元、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建设资金11.94亿元、“智力扶贫”资金1.84亿元、“211工程”资金5.16亿元;提高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拨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资金26.99亿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省级补助1.88亿元、乡镇卫生院经费保障体制补助5.73亿元;支持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拨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补助11.97亿元、提高重点优抚对象标准和解决军队退役人员生活待遇补助等7.1亿元、财政对社保养老基金补助3.3亿元、欠发达地区城乡退役士兵就业技能培训经费0.71亿元;支持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拨付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专项资金3.69亿元、促进就业专项资金6.71亿元、劳动力市场建设资金0.91亿元;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拨付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1.56亿元、亚运会省级体育场馆建设和维修资金5.61亿元;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拨付一般性转移支付及调资补助166.05亿元、税收返还支出280.07亿元、农村税费改革补助支出26.88亿元、缓解县乡财政困难财力补助9.19亿元。
5.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支持农村改革发展,拨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专项1.85亿元、农业综合开发资金6.22亿元、扶持农业机械化发展议案资金0.98亿元;支持扶贫开发工作,拨付“大禹杯”专项资金0.3亿元、水库移民各项补助12.43亿元;做好农业补贴资金拨付工作,拨付农资综合直补16.23亿元、种粮直补1.33亿元、能繁母猪保险补贴0.45亿元等;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和建设现代渔业,拨付人工鱼礁建设议案资金0.5亿元、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资金0.5亿元;加大林业生态保护力度,拨付生态公益林省级补助资金6.2亿元、林分改造及水源涵养林建设专项资金0.7亿元;支持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拨付城乡水利防灾减灾工程及重点水利建设项目等水利基础设施补助资金18.14亿元。
6.深化财政体制改革,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根据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财政体制的要求,省财政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促进建立各级政府财力与事权相匹配、财力水平与发展需要相适应、调控能力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财政体制。一是完善基本保障与激励兼顾的一般性转移支付激励型财政机制。在保地方既得利益的基础上,引入激励因素,转移支付增量与经济财政发展速度挂钩,充分调动了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积极性。二是积极开展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的研究工作,推进财政管理层级扁平化。三是按照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探索提出建立珠三角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横向转移支付指导意见,明确珠三角地区要按照先富帮后富、点对点对口帮扶支持的方式,帮助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7.不断规范公共财政管理,提高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把握危机形成的改革契机,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在部门预算方面,加强部门预算与绩效评价、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及国库集中支付的有效衔接,提高预算编制水平;在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方面,推进县级改革,完善改革配套措施,全面推进财政支出管理电子平台建设,扩大财务核算信息集中监管、公务卡结算改革试点;在政府采购方面,完善政府采购竞争机制和制约机制,推进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建设,发挥政府采购政策产业引导作用;在“收支两条线”管理方面,加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加大非税收入征管力度,防止非税收入的进一步下滑;在绩效评价改革方面,深入推进部门预算编制与绩效评价管理相结合,促进绩效评价管理从事后评价向预算编制的“上游”延伸;在资产管理方面,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机结合,扎实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核实工作,推进行政事业资产管理制度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在财政监督方面,着力构建财政监督工作宣传教育机制、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协调协助机制及执法问责机制,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财政、金融、国有资本运营制度改革。
8.认真办理人大建议和意见,提高民主理财水平。认真研究采纳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对预算报告的审议意见,坚持把办好建议工作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依法执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一项重要任务,坚持把“让代表满意,让群众受益”作为办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在提高办理质量、增强办理实效、创新办理方式上“三个见成效”目标任务。2009年共承办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245件,比2008年增加7件,其中主办件65件、协办件180件。主办件中,建议所提问题已经解决或基本解决的共24件,建议所提问题列入年度计划解决的共11件,列入规划逐步解决的共23件,因目前条件所限及其他原因无法解决或供有关部门参考的共7件,分别占主办件总件数的36.92%、16.92%、35.38%、10.77%。作为服务基层和群众的重要渠道,在办理人大建议过程中不断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办理制度,创新办理方式,在贯彻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基础上,把建议办理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起来,与推动财政发展结合起来,努力在解决问题、办出实效上下功夫,推动代表的“良策”变成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
二、2010年预算草案
2010年,我省总体经济形势将企稳向好,积极的因素不断增多。但从另一方面看,经济回升的基础仍需进一步巩固,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地区贸易保护主义仍有所加剧,外需增幅放缓;企业经营环境的改善及盈利水平的提高仍不理想,扩大内需仍面临较大压力;投资、消费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有赖于政府政策的带动,制约内需扩大的因素仍然较多,要形成稳定的回升势头还面临较多困难。
财政来源于经济,在收入方面,宏观经济的逐渐企稳向好,有利于带动财税收入的稳步增长。但是,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外需不足、工业生产回升较慢、民间投资增长乏力等问题依然存在,相关主体税种税基缩减较多,决定了财政收入短期内难以大幅增长。同时,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结构性减税政策将继续发挥作用,所得税、增值税等难以快速增长。国家、省继续减少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非税收入规模也难以扩大。在支出方面,贯彻国家扩大内需政策,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等重大民生政策,保障农业、教育、社保、医疗科技、环保等重点支出,都需要财政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实现预算收支平衡的任务艰巨。
按照国务院和财政部对编制2010年预算的要求,2010年预算编制按照收入安排审慎稳妥、支出安排与财力相适应的原则,坚持量财办事、适度从紧,集中财力确保省委、省政府重大政策贯彻落实。
编制2010年省级财政预算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省委十届五次、六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政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密围绕“三促进一保持”中心工作,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坚持增收节支、统筹兼顾、留有余地的方针,大力压减一般性财政支出,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教育、卫生、社保、“三农”等重点支出投入,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政体制机制,着力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一)2010年全省一般预算安排建议。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按照《国务院关于编制2010年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的通知》关于“收入预算编制要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留有余地,与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社会增长指标相适应”、“提高收入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的要求,结合2010年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及我省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并综合考虑我省物价水平等因素,2010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拟按可比增长9%安排,2010年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安排3890亿元,人均收入4076元,比上年增加399元。
全省一般预算收入加上中央税收返还及各项补助款,减除各项上解中央款项后,全省一般预算支出计划相应安排4695亿元,比2009年预算增长14%,人均支出4919元,比上年增加602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