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一行三会叫停落后违规产业信贷 受益股 调控剑指地产和过剩行业 -各部委联合出击楼市调控 更多政策仍酝酿 -中国煤炭进口首破1亿吨 中海油进北非油库 三巨头完成在阿布局 -09年12大科学事件 2012年90秒灾难 海啸或再袭印尼 威力超04年 -全国高校失业率最高10大专业出炉 09年本科生起薪点1825元/月 -全球租金最贵城市榜:东京香港北京居前三 中国楼市泡沫世界闻名 -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调整 不足5年将全额征收 优惠期缩水  -南水北调中线首条穿黄隧洞贯通 武广高铁催生武广新城 "被高速" -4次会谈12项协议 为两岸交流扫障碍 下次重点:商签经合框架协议 -村委会组织法:1/3村民代表联名可罢免村官 水价过渡期计费办法
首页>>新闻追踪
十问2010年中国经济 将带来怎样的惊喜和挑战?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12 月 24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之三

宏调步伐是否在适度宽松上有所收紧?

虽然说经济最坏的时期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太乐观,复苏只是刚刚起步,宏观调控面临的局面依然很严峻。

明年中国经济发展仍将处在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键阶段,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总基调将不会改变。“调结构”将被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作为政策调整的首要切入点,信贷规模收缩已经是题中之义。其次,不少经济学家则对加息的预期表示一致认可,只是在节点上存在分歧。

宽松政策真正适度

在上月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宏观政策方面已经给了货币政策明确的定调,依然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货币政策表述“适度宽松”实际应该是“极度宽松”。他认为,明年如果真正执行“适度宽松”的话,实际上是要有所收紧。

“货币政策的结构调整就是有保有压,要压的行业应该包括过剩性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刘煜辉告诉记者。

“其实今年宽松货币政策的贷款需求只在5万亿左右,但是相应的财政政策和项目审批制度都非常地宽松,所以才导致今年近10亿元的人民币贷款。”德意志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明年应该加强信贷政策、财政政策和项目审批三者之间的协调,不能用放松信贷审慎的原则来换取经济的短暂繁荣。”马骏强调,4万亿的人民币不是非得按照原计划明年就全部花完的。

马骏建议,有一些项目可以等到明年或者是2011年去花。明年银行信贷规模控制在7.5万亿内比较合适。

财政政策依然积极

而对于财政政策,多数专家的看法是,还会依然很“积极”。此外,明年财政政策将具有非常强烈的结构优化导向。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近日表示,明年我国财政赤字不应再往上突破,但仍然会保持在1万亿以上。

贾康表示,下一个年度财政政策仍然首先解决的是怎么安排赤字和国债问题,而最根本的是赤字规模。“明年赤字仍然是比较高水平,但是相对数不应该再往上突破,绝对数仍然按照2.9%计算,应该是1万亿之上。”

他认为,明年财政政策将具有非常强烈的结构优化导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继续实施总量扩张、安排政府投资时,紧紧抓住结构调整和项目质量;二是加大公共支出补助力度的同时,促进机制转换和绩效导向;三是掌握债务规模用好债务资金,特别是地方债方面,应该按照阳光融资导向,疏堵结合,把地方融资引入阳光融资的状态。

调结构是重中之中

明年中国经济另一个亮点应该是在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后金融危机时代,要更加注重调整结构,更加注重努力拓展市场空间,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明年调整经济结构基本还是会着力于现在面临的已有问题和未来的问题上。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高辉清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已有的问题就是投资占经济增长比重过大,消费需求不足,还有就是经济结构当中高技术产业比重仍然较低。”

“调结构很重要一点是要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解决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的问题,最根本是让企业成为调结构的主角,特别是民营经济”,姚景源解释说。

此外,对于中国而言,还需要从国家社会的需要出发,继续加大在民生工程方面的投入,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胡剑龙 吕天玲)

之四

城镇化进程将成为扩内需的突破口?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经说了很多年,但收效甚微,需要反思一下为什么在十几年中我们执行的情况不太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真正走出经济危机。”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对此深有感触。

他分析说,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失衡,消费率稍有增长,但没有根本改变。投资大幅增长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方式,但要保持中长期的增长这还不够,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必须依靠增加消费需求来支撑。

城镇化正在推进

今年8月25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汇报工作时提出,要把自主创新作为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把缩小城乡、地区差距作为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着力点。

而11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2010年经济工作九点意见中,将消费放在了第二条的位置,突出强调“要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

尽管目前的正式文件仍未把“缩小城乡、地区差距”作为突破内需瓶颈的切入点,但是从户籍政策的放宽以及相应配套的社会政策的提出,表明城镇化正在成为扩大内需的最大亮点。

有专家表示,推进城镇化,将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这就需要解决这部分人员的住房、子女上学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投资规模非常之大。这部分人员蕴藏的消费潜力非常大,也能够一举释放出来。

消除差距任重道远

“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给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开了一个好头,是消除城乡差距的切实之举。因此,可以说稳步推进城镇化是一个既促进消费又拉动投资的最佳结合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作为“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内容来抓,彰显中央对推进城镇化寄予厚望和高度重视。

以推进城镇化促内需,经济工作重点由原来的三农建设转变为城镇化建设,这意味着城镇化建设将成为今后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在具体的投资机会上,城镇化建设将对二、三线建筑地产及汽车、家电等产业构成利好。

此外,吴敬琏还认为,“增加就业可以提高普通百姓的收入,而技术的进步可以提升专业人士的收入。”

吴敬琏说,目前要从依靠投资、依靠自然资源投入的发展方式转化为依靠就业增加、依靠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胡剑龙)

来源: 南方日报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学者:今年中国经济三大亮点三大遗憾
专家:中国经济面临转型 出口占GDP高值得深思
明年中国经济数据预测:消费增长或维持15%以上
武广高铁催生武广新城 或改变中国经济版图
专家:中国经济复苏尚需内生动力 警惕泡沫隐患
中国经济百人榜共和国60年海外杰出华商20人名单
中国经济百人榜2009年度10大经济人物出炉/名单
研究报告指出:发展低碳经济符合中国经济需要
刘世锦:中国经济将转入中低速增长期
专家:中国经济内需增长亟待动力切换
图片新闻:
北京火车要开到台北 铁道部部长证实前期工程开建
电煤供应跟不上经济复苏 我国多省告急引发电荒隐忧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