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气源不足,李明騄表示,“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将建成全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基地,而建设全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是我们的重要目标之一。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15年,我们将超过新疆塔里木盆地,建成最大的天然气产地。”
“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建成全国最大的天然气利用基地。四川的很多工业经济是跟天然气有关系的,如果天然气这一块没有了,四川经济是很大的影响,因为四川有600多家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在用天然气。”李明騄强调。
事实上,四川在布局全国最大天然气化工基地的另外一面,这个被称“中国气盆”的地方,一时还无法绕开气源不足的“致命伤”。
“以产定需”:解决矛盾的理想选择
尽管我国天然气工业目前仍面临着一些关键因素的制约,如管线及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干线管网建设不足、尚未形成地区和城市间管网体系等,但天然气价格偏低问题,一直都是一道无法迈过的“坎”。
对此,有关专家认为,我国对天然气价格实行严格监管,天然气井口价格和管输价格采用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主要定价方法为成本加合理利润,配气价格则由地方物价部门制定。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天然气价格机制,不能及时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的稀缺程度,不能正确体现价值规律的要求。
“大家广泛使用CNG(压缩天然气)不光是因为它节能环保又是清洁能源,更重要的是价格低廉。一辆出租车每天使用天然气大约可以节省70%的燃料费。”余焰表示,“现在国内油价和国际接轨了,但是天然气价格还是没有接轨,这是不合理的。调整和完善天然气定价机制势在必行,从而引导资源合理使用,促进资源节约与开发。”
盛毅也颇有同感,“天然气按照热值和其它能源相比,价格相对偏低,这种偏低的价格就进一步鼓励并刺激了人们的需求,从而导致了供不应求矛盾的加剧。而适当调整天然气价格,是缓解供求矛盾的一个重要方法。”
同时,盛毅指出,国家在能源的配置上要有一个更长远的战略布局。随着国内经济的调整,下一阶段中西部地区加工制造业是发展的重点,相应的能源配置也要作调整。东部地区产业在调整,原来对能源大量需求的产业也要调整,将产品的生产转移到离气源更近的地方。“从这个角度来看,四川天然气的外输数量可能要适当压缩,应该留出更多的气就地转化,我认为这是由产业区域分工变化后的一个必然趋势。”
“以产定需”也成为理想的选择。李明騄认为,应提前制定规划,以上游公司的产量增加情况,来发展市场;余焰表示,“开源节流”仍然是解决天然气供需矛盾的根本之策,简单地说就是两大集团加大开发力度或者加大进口,还有该上的项目上、不该上的就别上。
“整个中西部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处在加快发展的时期,长时间来看能源都偏紧,但在偏紧的情况下,我们也要通过价格机制、节约利用和节能措施,还有通过其它能源的相互替代来平衡这种关系。”盛毅强调,“天然气使用应先保证最急需的行业,几种能源很好的搭配起来,我认为这才是个大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