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前10月国企营利10643.5亿 同比下降10.6% 石化等行业利润大提高 -湖北教育学院地方文凭忽悠上万教师 媒体批两亿建北川中学奢侈 -央视黄金资源广告招标逾百亿 蒙牛2亿夺标王 预热明年经济走势 -电价调整东降西升方案大变 五公司受益 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将公布 -中国公租房起步 或破解夹心层住房难题 国土部新政剑指不良囤地 -两岸相互开放金融市场入"倒计时" 500亿陆资明年可直接投资台股 -江苏首名校长实名推荐上北大学生产生 教育部:不会取消全国统考 -中越签陆地边界文件 同意启动海上问题磋商 建议索马里分区护航 -10月新增外汇占款大降四成 或影响央行操作 中国放缓增持美国债 -证监会首次处罚保荐代表人 社保基金或200亿入股 农行加快上市
首页>>新闻追踪>>美国总统奥巴马首次访华(2009.11.15-11.18)
外媒看奥巴马中国之行:中美合作进入新时代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11 月 19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北京实际上占据了主导权”

英国《泰晤士报》在报道胡锦涛与奥巴马会谈时说,双方在会谈中求同存异。“世界最强大国家和它发展最快对手之间的领导人会谈,比人们想象的时间更长,在我们看不见的会谈内部,北京实际上占据了主导权”。报道称,胡锦涛用得体的外交语言向美国提出了中国自己的问题,奥巴马还提到了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是明显统一于北京的价值观。该报认为,美国人在为今后几年努力留后路,尤其是在从经济危机带来的损失中复苏的过程中。

日本《产经新闻》这样评价道:不管实际情况如何,我们可以把奥巴马与胡锦涛的会谈看作美国一超独霸时代的终结。并引用中国国际问题专家的话说,美国想要卸下布什政府从“9.11”事件开始背上的包袱,就少不了中国的合作。

日本广播协会(NHK)的报道说,奥巴马访华日程在其亚洲之行日程中最长,显示出了重视中国的姿态。奥巴马表示气候变化、朝核、伊核等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国的参与,向世界显示了中国的分量。

美国《纽约时报》发表了题为“奥巴马在北京承诺更强有力的对话”的文章,写道:“这次两国领导人会面,发出了一种信号,即中国在世界舞台中扮演着主角地位。”

“美国摸索如何适应中国”

《世界日报》社论称,奥巴马很清楚,过去数十年,美国历任总统挑战中国的所谓核心利益,结果只是获得口头的快感,而无法实际改变中国。现在,奥巴马有意不再挑战中国的核心利益,其中包括台湾问题,包括美国不将西方体制强加于中国,包括人权和西藏问题,与之相反,强调世界议题没有美中的共识无法解决,从而有礼貌地向中国提出合作的要求。

英国《金融时报》在《美国在摸索如何适应中国语调》的社论中指出,美国总统以无可争辩的权威姿态访华、在从人权到汇率高估等问题上给中国“上课”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形势已逼得奥巴马被迫扮演一贫如洗的债务人角色———他正拜访苛刻的银行经理,要求再贷一笔款子。并指出,危机使人们更加看清了早已开始的一个趋势: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的相对衰落,以及以中国为中心的亚洲的相对崛起。

德国《金融时报》分析指出,和克林顿和布什上台后先与中国较量,然后才转为努力与中国合作不同。就职以来,奥巴马认为批评中国只能起反作用,人权问题上他也只想私下谈及。他的格言是:寻求共同点,不要寻找分歧。经济危机明显展现了双方互相依赖的关系。双方拓宽了对话通道,经济对话扩展到外交政策,甚至在安全政策方面也出现了互动。

日本《每日新闻》的报道说,双方会谈同意在新的时代里深化中美关系,这包含了在全球气候变暖、核不扩散等问题上要开始认真合作的意图,象征着中美关系进入了新的阶段。奥巴马在联合记者会上承认中国作为大国崛起的现状,给人的印象是现在已进入中美两国在全球性问题上进行合作的新时代。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奥巴马结束中国行 外媒:中美关系影响整个世界
万里长城见证中美友好新起点--奥巴马登长城记
奥巴马:美国经济第四季度将继续增长
奥巴马访华获三大成果 中美结构性矛盾仍未解决
奥巴马游览八达岭长城(组图)
温家宝会见奥巴马时表示 不赞成“两国集团”提法
奥巴马与弟弟北京会面:遭遇熊抱 中国弟媳认哥(图)
图片新闻:
国家高速路网将统一编号命名 上路小心别犯晕(图)
南方遭遇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近千万人受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