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
告别负利率后,消费欲望归来?
央行11年来的最大降息力度,一下子令中国告别负利率时代,但同时也让宏观经济学者们陷入了“最困惑的时刻”。
乐观者认为,央行昨晚的降息举动充分凸显了决策层防通缩和保增长的决心,预计猛药之下中国经济必有起色;但悲观者则认为,央行出手力度之大恰恰证明了当前宏观观形势严重程度远超预期,经济前景一片黯淡。
以此前最早释放出决策层将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方案的摩根大通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龚方雄为例。他在昨晚第一时间指出,政府先后出台了超过预期的财政刺激方案和货币信贷政策,相信政府正在采取强力的措施支持内需,并力保经济维持较快增长。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则从微观层面分析,央行昨日“五率”齐降会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振企业投资信心有帮助。预计这一政策将有力支持一些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投资数额比较大、资金需求特别急迫的企业。
早报记者也注意到,昨日央行采取的诸如同时下调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等举措确实颇费心思。短期而言,将鼓励银行改变惜贷倾向,大力发放支持投资的信贷;长期而言,又显示出了监管部门有意支持“三农”和培养消费的良苦用心。
无论如何,尽管经济形势在金融危机的映衬之下格外复杂,但看起来,决策层面似乎已经渐渐号准了脉,为包括中小企业、消费不足在内的诸多宏观经济症结给出出方。
但眼下,这些举措的效果究竟会如何,市场仍在观望。在昨日央行出手之后,就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直陈,央行目前只是在为过晚地放松货币政策而纠错,宏观经济注定会为此前的过紧政策付出代价。
而此前多方汇集的消息亦显示,已经上市了的商业银行早已不是当年的“二级财政”。如何刺激银行放弃惜贷情结,向一些没有前景的中小企业放款,是决策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或许更为关键的是,当前宏观经济中的诸多症结恰恰都不是短期之内能够解决的问题。譬如消费,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社会保障作为后盾,难以想象居民会大胆地消费。
这一系列当下看似无解的问题已经让学者们的心态发生了微妙变化。昨日不少学者都指出,央行大幅降息、乃至近来的大力度降息只能证明一个问题——当前经济恶化程度远超预计。
更糟糕的是,不少学者甚至相信,留给中国经济的时间和政策工具都已所剩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