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的快餐——肯德基鸡块,到了重庆被配上了辣椒包。那么日本寿司可不可以改变口味呢?开日本寿司店的陈祥友动了一番脑筋,对日本寿司进行了口味改良,没想到这样一来还真火了,一年半前仅6平方米的小店,经过这么一改良,已经扩充为167平方米的大店,座席达到50多个。
小小寿司店生意遇冷
在洪崖洞开寿司店以前,陈祥友是我市某五星级酒店的日本菜厨师,2008年初,陈祥友自己下海开了家寿司店。
当年3月,一家只有6平方米左右的日本寿司店在洪崖洞低调开张。不过,开业后很长一段时间,生意都没他预期的那样火爆。陈祥友很着急,但却一时间想不出对策。
客人要辣椒引发灵感
一番思考后,陈祥友发现,自己小店做的寿司用的是五星级酒店一样的材料、一样的做法,但人们很少问津——虽然价格仅是酒店的五分之一。
“在酒店,顾客喜欢吃正宗的日本菜,要求原汁原味,而且就餐氛围也要和日本当地的店差不多,但是在这个小店,顾客的口味、点餐习惯却差别很大。”陈祥友逐渐发现了问题所在,绞尽脑汁想对策。
突然有一次,一个顾客问他要辣椒,而不是吃日本菜常用的调料——芥末,一下子他茅塞顿开!陈祥友由此有了灵感:何不将日本菜进行改良,变成重庆人爱吃的口味?
寿司改口味迎合重庆人
灵感来得很快,但要真的将这个理念运用到食品当中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次次反复实验,一遍遍询问顾客的意见,几经周折,陈祥友对日本寿司进行了一番“本土化改造”。
首先是将日本寿司“改小”。日本寿司的正宗吃法就是“一口吞”,在口中咀嚼,但个头偏大的寿司,重庆女士吃起来感觉不方便,陈祥友就将其“瘦身”,变身为细卷寿司;其次是口味的调节。陈祥友调查发现,在重庆,吃寿司的多为时尚的年轻人,他们对咸咸的日本寿司并不“感冒”,而比较中意口味较重的感觉。于是如手持鳗鱼寿司,陈祥友会在表面添加炒过的白芝麻,吃起来不仅有寿司的感觉,又有芝麻的香味;再如,用于包裹配料的米饭,陈祥友会加入少量白糖,吃起来淡淡的甜味,但又不会像沪菜那样甜得发腻。原本口味偏酸的蟹柳寿司略加白糖,吃起来甜而不腻。
这样,鳗鱼寿司、烘蛋寿司、扇贝裙寿司、三文鱼寿司等等,店里出售的日本料理,几乎都经过陈祥友的一番重庆口味改造。一时间,这种既有日本风味,又适合重庆人口味的“本土化寿司”得到了市场认可,最多的一天店里可以销售上百份。
下一步,陈祥友还在琢磨着将重庆人最爱吃的东西——辣椒加入寿司,野山椒、小米椒、甜椒等重庆人爱吃的辣椒都可能出现在寿司里,顾客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是裹入寿司中还是蘸着吃。
今年10月,陈祥友在洪崖洞开了第二家店,面积达到了167平方米,目前已开始试营业。
成本收益分析》》
店面租金:2万元/月;
员工工资:目前厨师、服务员共10人,每月总工资约2万元;
成本:购买原材料,如芥末、鳗鱼、沙拉、海苔等,前期投入5000元左右;
收益:老店月均纯利润5000元左右,旺季会更高;新店暂时处于亏损状态,预计半年后每月纯利润1万元。
主持人语》》
贴近市场好赚钱
都说重庆人口味很固执,吃东西无辣不欢,外地特色餐厅和食品,到了重庆以后往往难以找到市场和顾客群。因此,陈祥友对日本寿司进行重庆本土化口味改造,无疑是聪明的做法,因为贴近市场才好赚钱。
满足市场需求,满足顾客口味,对于餐馆老板来说,当然是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才能满足市场和顾客口味,如果一味迎合,恐怕又会丧失自己的特色,因为失去个性而陷入俗套。因此,如果既能满足顾客和市场的需求,又能坚持自己的特色,能够把握平衡,走好这个“钢丝”,才是真正的高手。
换个角度来看其他的生意,其实道理也一样,只有贴近市场,贴近顾客,才能贴近盈利和赚钱。
创富秘籍》》
外地食品入渝需要本土化
虽然做了十年厨师,但陈祥友至今觉得对重庆人的口味还是有点“捉摸不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重庆人口味很挑剔,对外来食品而言,改良才是王道。
重庆人好吃,也有着丰富的美食资源,正餐有火锅、川菜,小吃有烧烤、小面、酸辣粉,随着市场的开放程度,泰国菜、法国菜、意大利菜、韩国菜也逐渐兴起,如何让食物被顾客相中,陈祥友认为最重要的就是适应重庆人的口味。
“这当中需要找到一个结合点,那就是既有异地菜品的口感,又要让挑剔的重庆人喜欢吃,只有这样,才不至于火一段时间后就销声匿迹。”陈祥友说。
网友评议》》
叶子:日本料理做起来太麻烦了,又要准备很多辅助工具和配料……建议店主每个星期开个party,让我们这些好吃狗不仅可以饱饱口福,还有机会自己尝试一下怎么做。
可可:改良了的日本菜还能叫日本菜啊?难不成要把芥末换成辣椒?我觉得还是保持人家的本色比较好,毕竟日本菜也是经过长时间积淀而来的,改得乱七八糟的有点不伦不类。
庄泽宝:既然网上订餐都解决了,我觉得还可以加工成成品进超市,像泡椒凤爪一样,以前还不是一个街边小店,现在都流行买包装好的,还能当成零食吃。(陈寒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