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成败的关键是,你是否发现了一座金山,而且有一个挖金山很快的机器。”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的酷讯网CEO陈华话音刚落,引来台下听众一阵会心的笑声。
日前,北大团委、北大科技园和北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三方联合成立的北大科技园孵化器学生创业中心(以下简称“创业中心”)三周年纪念活动吸引了很多有创业梦想的大学生。
不是参加创业大赛我不会选择创业
“如果不是参加创业大赛,可能我现在只是一家公司的职员,不会选择创业。”北京时光底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许龙说,大三时他和队友参加了北大团委举办的第六届“科技园杯”创业计划大赛,他们的“SWAT主题公园”获得了第七名。在比赛交流的过程中,他和队友的思路得到了拓展,发现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一些校园文化推广方面的服务。赛后,他们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他们把校内网建设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并且获得了上百万元的“天使投资”。
据北大团委副书记郑清文介绍,北大团委以创业计划大赛为抓手,确立了“崇尚科学,锐意创新,培养领导型创新型人才”的工作目标,为提高学生创业能力提供富有针对性的指导。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北大的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以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为主体,以创业知识培训为重点,以创业实践为依托,以创业基金评选为助推的基本格局。
每年北大创业大赛获奖的学生在创业中心申请创业的占相当的比例。申请入驻的公司负责人要经过所在院系的推荐,北大团委、就业指导中心、北大科技园共同把关,层层考核,确保学生参与创业的理性。
“公司的申请人和法人代表是北大在校学生,并且持股50%以上,在此基础上,我们鼓励有社会经验的人加入进来,可以优势互补。”创业中心主任郭威说。
“如果大学时我们学校也有创业中心的话,我早就开始创业了。”北京聚生科技有限公司CEO陈世杰关于创业的想法由来已久,他大学毕业后在中关村软件协会工作,对信息化网络管理有一定的经验和资源。200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一位北大在校生,得知了北大创业中心对学生创业的扶持政策,经过促膝长谈后,聚生科技诞生了。
据了解,创业中心设立在北大资源东楼地下一层,总面积1017平方米。创业中心为入驻创业项目提供免费场地,免费的基本共用设施,常规的物业服务和公司注册办理程序的辅导、代理等服务。同时,创业中心还拥有北大孵化器的3M模式支持(即MONEY:融资服务;MENTOR:创业辅导;MARKETING:市场营销服务)。
北京奥琦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孔令博表示,创业中心提供的创业培训和企业交流,使他的思路和视野开阔了,这对企业的发展来说,不能用钱的物化形式来衡量,而是一种无形的增长。
风险与机会同在
虽然创业中心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和良好的服务,创业者们同样面临市场竞争的风险。创业中心走过了三年,入驻的企业也在不断变换和更新着。
“创业最重要的因素还是在创业者自身的准备和努力程度上。”北大社会学专业毕业的易车网CEO李斌认为,创业和学校背景没有什么关系,找工作的话可能名校毕业比较重要,但就创业而言,名校和非名校的创业者接受的是平等的市场考验。
酷讯网CEO陈华说:“在学校尝试创业,主要是要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选择好创业的方向和方式,即使失败了,以后还有很多机会。”
“风险与机会同在。对于创业者来说,永远要思考三个问题:项目、资金和人才。”北京燕园博思心理咨询公司主任马彭涛告诉笔者,他的公司原来主要做教育培训项目,最艰难的时候账户仅剩下780元。经过理性的市场分析,马彭涛发现,公司在心理咨询这一块有着良好的资源,而且当时北京市场上好的心理咨询公司只有二三家,“依托北大良好的平台和背景,我们完全有机会做心理咨询市场的领跑者!”现在,燕园博思拥有咨询师20多名,业务拓展到了国外。
北京奥琦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上,注册年限清晰地印着:100年。“工商部门的人都以为印错了。”孔令博笑着说,“外国百年的优秀企业很多,而在中国,完全商业运营的企业平均寿命只有15年,创业的风险还是很高的。但是,现在是国内创业最好的时代,我们想抓住机遇,创造一个奇迹!”
“小公司创立前两年的经营风险高达80%,北大学子创业也逃不开这个市场规律。”创业中心的段超说,创业中心的宗旨是开发和提高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和创业能力,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为学生创业搭建平台。学生经过创业理念、创业技能、创业素质的培养,走出校门后,创业之路会更顺利。
目前,创业中心共有入驻企业38家,分别从事IT、教育、新材料、生物制药等行业,其中高新技术企业5家。进驻企业总注册资本约1000万元,三年来销售总额约1600万元,企业总收入累计约850万元,各企业平均创利润累计约为40万元。
螃蟹的味道亲自尝过才知道
“北大创业中心的模式适合别的高校吗?”“北大学子的创业经验适合广大大学生吗?”
当北大学子为了理想逐渐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时,也有大学生发出这样的疑问。
“北大学子的创业勇气值得大学生学习,但是,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无法复制的,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团北京市委大学与中专工作部部长胡九龙表示,北大学生创业中心的发展模式对加强整个大学生创业工作是有示范性的。但是应该注意到,北大等学生创业工作开展较好的高校,团的工作基础比较扎实,创业教育走得比较早,学科的综合性为学生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具有一定的优势。所以,其他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找好着力点和突破口,开展特色工作。比如,发展学生创业社团,开展好挑战杯创业大赛等等。
北京林业大学成功创业协会理事长、副教授路军指出,2006年北京高校共有毕业生19.3万,但创业的人数只有100至140人,不到千分之一。名校学生的创业比例也并不高,不是名校的学生因为就业难反而生存性创业比较多一点。北大学生创业中心的模式固然很好,但是对于大多数高校的大多数大学生而言,强调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更为重要,要把创业教育纳入到相应的学科体系和教学大纲中。
“创业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磨炼,在理念、资金、人力、文化、项目、危机处理上都要积累一定的经验。”在没有独特的知识产权和技术资源的情况下,路军主张大学生先在别人的企业里修炼,项目负责式创业是一种低成本的创业,可以采取项目提成的方式,依托大公司的资源,为自己以后的独立创业积累经验。
“在学校的创业中心创业,相对来说风险小一些,付出的‘学费’少一些。”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周洪涛说,经验和方法可以交流,但是市场瞬息万变,机遇不会平等的眷顾所有人。从北大学生的创业经历中,可以效仿其思维方式和做事的方法,至于经验性的东西,不经历是永远无法完全明白的,“螃蟹的味道,还是要亲自尝过才知道。”(王聪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