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发出紧急电报
6月16日夜10点10分,考察队向720基地驻军发出了求援电报。请他们把电报转交新疆军区红山司令部。电报稿是彭加木拟的。彭加木当时对大家说,我们尽量自己去找水,这样可以节省国家费用。飞机支援的架次越少越好,我们要自力更生。
新疆罗布泊附近中国人民解放军马兰基地的电台,收到代号为“长江”的一份求援电报。电报很快就被送到马兰基地驻军作战处处长周夫有手中。他明白,“长江”就是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科学考察队的代号,经过请示、联系之后,周夫有于当天11点30分,复电“长江”:“飞机18日到达库木库都克。你们不要动,待命。”
17日晚9时30分,周夫有收到“长江”的紧急电报:
18日凌晨2:00联络,有重要情况报告。
周夫有心里非常焦急,猜测不到究竟发生了什么重大问题。好不容易到了凌晨两点,无线电波终于传来了“长江”发出的惊人消息:
彭副院长17日10时一人外出未回。我们正在继续寻找。请作战处立即(将此事)告诉新疆分院常委。请派飞机寻找并告知飞机起飞时间。
彭加木临走留下了字条
17日上午9时,在吃早饭的时候,彭加木再一次提出,要向东去找水井。他提议开车往东去找水井,从库木库都克到羊塔库都克再到克孜勒塔格。当时计算了一下,这一路线单程为120公里,要用掉半桶汽油。
队员们劝他,等与部队联系之后,再作决定。彭加木说,一边与部队联系,一边向东去找水井。如果找到了水井,就通知部队不要再派飞机运水了。
彭加木说完,离开了帐篷,坐到他自己平时乘坐的越野车里,查阅地图。
在帐篷内,有人在打扑克,有人在看书,有人在睡觉,还有人在63号大卡车下乘凉。大家等待着驻军的回电。
11时30分,开始收到驻军的复电。当把密电码转译出来,快12点了。
副队长汪文先收看了电文,便想送去给彭加木看。汪文先走出帐篷,到彭加木的车内看了一下,没人!
汪文先以为彭加木出去大小便了,回帐篷等了一会儿,仍未见彭加木。
12点30分,原在63号大卡车下休息的司机王万轩,去越野车拿衣服。他在越野车的驾驶室里,发现彭加木的那本地图册中夹着一张纸条,纸条有一半露在外边。
王万轩打开纸条,见上面用铅笔写着:
我往东去找水井
彭17/6:10:30
彭加木留下纸条,往东去了!
彭加木,穿着一身蓝色劳动布的工作服,戴着白色遮阳帽,眼镜片上贴着蓝滤色片(从电视机滤色片上剪下),脚穿一双42码的翻毛半高筒工作鞋。
他随身背着一个铝水壶,装着两公斤水。胸前像双枪老太婆似的,交叉背着水壶和照相机。他带着两只照相机,还背着一个可背可拎的灰色人造革包,包里有一只罗盘,一支钢笔式手电筒,一柄地质锤,一把护身匕首,一本随时要记录用的蓝色硬面笔记本,扉页上题着“罗布洼地科学考察记录本”11个字,一小包糖果。
在这一次出发考察前,人们曾提醒过他:“当心,戈壁滩上常死人!”彭加木摇头答道:“我就不信,戈壁滩上会死人?”
从此,人们再也没有见到他。为了寻找水井,他独自往东,失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