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吃药的绝不仅仅是孩子”
郑毅认为,精神疾病的致病因素包括生物因素(遗传或外力致使大脑受损等)、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其中,包括家庭、教育、社会风气等在内的社会因素影响很大。
“可以说,孩子的病与社会的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是社会问题引发、加剧了孩子的病。”郑毅感叹,“该吃药的绝不仅仅是孩子。”
刘靖对本刊记者说,很多患儿都向她反映家庭的矛盾,以及与家长之间的矛盾等。由于社会变迁,原有的大家庭逐渐变成小家庭,特别是我国特有的独生子女政策实行后,孩子与其他人沟通的机会相对减少。此时,父母关系是否融洽、亲子相处是否和谐等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比如,孩子对人冷漠、充满敌意等,很可能与父母经常相互争吵,导致孩子接受较多负性情感,心灵遭受创伤有关。
数据显示,自1980年新婚姻法公布以来,我国离婚率不断上升。根据民政部的离婚登记数量表,1978年,我国的离婚率是0.35‰,1988年为1.1‰,1999年和2000年均为1.91‰,2005年为2.73‰。2005年比1978年上升了近7倍。
“加上现在孩子面临非常大的学习压力,而父母在学习成绩上很难给孩子松绑,有的孩子会感到父母重视的只是学习成绩,对自己其他方面很少关心,甚至感到父母根本不爱自己。”刘靖说。
“一句缺乏逻辑的混账话”
郑毅坦言:“孩子反复被灌输的理念是竞争,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可以说,这种过分关注文化知识学习的教育理念造成孩子大多患有‘知识消化不良症’,害了一代人。”
他看到,家长教孩子背书、认字非常普遍,但教他们懂规矩、讲礼貌却很少,总认为这些等孩子大了自然就会了。“但实际上,教孩子学规矩、学礼貌正是教孩子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适应社会、如何在社会立足。”换言之,这相当于一个GPS(全球定位系统),帮助孩子定位人生。
郑毅曾见到一个3岁多的小孩,能把《三字经》从头背到尾,但应变能力很差,学习成绩也不好。“我就想,实事求是地说,小孩都是喜欢玩的,不可能喜欢死记硬背知识,所以家长要让孩子记住这些知识就要哄着他学、骗着他学,于是常常把奖赏跟孩子背出知识作交换,但这很容易造成孩子日后厌学。因为总有一天,孩子会觉得奖赏的诱惑没有学习的痛苦大。”
他曾调查过某校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发现60%的学生不爱学习,最小的只有6岁。“6岁,几乎是一个才刚刚开始学习的年龄,但孩子说,他刚开始说话就被要求背唐诗,刚能够认字就被逼迫学写字,对他来说,学习是跟痛苦联系着的。”
郑毅说他“对现在的教育非常失望,也对所谓的少年大学生等提法比较反感。”
王安石1043年写下名篇《伤仲永》,充满了对一个神童“泯然众人”的惋惜,认为失在仲永之父“不使学”。
九百多年后的今天,问题的表现已大为不同。时下社会流行的,是各种超常班、天才班,几个月大的孩子就被家长带去参加名目繁多、价格不菲的亲子班,甚至在母亲腹中就被要求接受胎教,收听世界名曲、英文教材等内容。
“千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不知道是谁最先说出来的一句缺乏逻辑的混账话——却早早就在文化层次较高的家长们中间流行并被推崇为至理名言。”作家池莉在她的《来吧,孩子》一书中写道,“几乎人人都在逼迫自己的孩子学习,用超大量的课本知识全部侵吞孩子自然生长的生命知识和生命快乐。整个中国的儿童教育铁板一块。我再也无力反抗这众口一词的巨大现实。”
郑毅认为,真正能够成为“神童”、“少年大学生”的毕竟是少数,即便真的成为“神童”、“少年大学生”的孩子,他们中也有不少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比如交际障碍、难以自立等。
即便天才如凡高、贝多芬,一个开枪自尽,一个难以与人相处,怕也不是理想的人生。
郑毅说:“我是怀疑天才教育模式的,也很不喜欢‘少年大学生’这种培养方式,我认为,家长不必把孩子的特长、天赋等当作炫耀的资本,而应当更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看重他们的日常生活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