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北极因气候变暖冰雪融化加快 恒河或干枯 曲麻莱县冰川消融真相 -解放军营房建筑面积标准颁布 适度调整 军职150-190平米/户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 强调发展方式转变 -中国今年GDP达8.3%以上 2010年望"冲九" 持续增长三隐忧 实录 -中国2万奖学金名额打造亚最大留学目的地 申请留学难享自招推荐 -贵州茅台明年涨价13% 市场:将提升公司业绩 专家:将引酒类跟涨 -受益4万亿投资 上市公司GDP贡献率望超4成 券商佣金多已过亿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关注4大议题 1.5万人出席 气候变暖关乎每个人 -养老问题困扰数千万家庭 护理院多重困境 京养老医务室将纳医保  -国家标准委:时速超20公里电动车按机动车管理 行业发展遭遇寒冬
首页>>基金
2009年基金忽悠那点事儿:指数基金宣传水分大揭秘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n  2009 年 12 月 07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陷阱二:业绩品牌

关于公司业绩品牌的说法,更是某些指数基金营销中赤裸裸的“误导之辞”。

在指数基金的销售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很多公司会有意无意的把公司的业绩品牌(主要是运作主动型基金的业绩),或是某些含糊的诸如风险控制、研究力量等拿出来,彰显公司在指数基金中的优秀素质。但这恰恰是有意的“误导”之举。

指数基金是什么?是复制指数的基金。换言之,一个成功的指数基金,其最终的收益率应该是尽量贴近指数的表现。即便有些偏离,但整体收益和指数之间通常也不会有2%以上的差距。

再说直接一点,只要指数基金不清盘,投资管理不发生重大失职,那么这个指数的表现就应该是和成份指数高度相关的,与谁来管理没有很大的关系,一家没有任何主动管理经历,或是没有公司基本面研究能力的基金公司也能管好。美国最大的指数基金公司就是完全专注被动投资的公司。

事实上,中国的基金历史中,曾经出现一家擅长“由下至上”、主动投资的基金公司,在管理指数基金时,业绩表现明显低于行业预期。

因此,投资人可以把基金公司是否在指数基金营销中,引用其主动投资业绩的出色记录来作为一个公司诚信的衡量标准。

陷阱三:超额收益

超额收益,是今年指数基金大量新发以后出现的新的宣传特征。

新基金在建仓期内是否会跌破面值,一直是部分机构投资者高度关注的事情,因此,很多新基金在运作的时候提出了“审慎抉择,波段操作”的思路,更有甚者将之作为卖点进行推广。

而在2009年中,的确各家基金公司的建仓策略不尽相同。北方一家基金公司在基金成立3个月后,仓位仍旧维持在6成左右,而南方一家基金公司则在2个礼拜内就把仓位建完。而两者的收益结果也成为很多公司津津乐道的谈资。

殊不知,这恰恰是和指数基金产品属性“自相矛盾”的一个做法。指数基金的一个基本设计思路是认为“人脑无法战胜市场”,因此放弃从资产配置到行业个股乃至时点的选择,采取被动复制指数的方法分享市场平均收益。而大把的指数基金在建仓的6个月内,动足脑筋寄望在买入股票中牟取一些超额收益,这本身就反映了它运作思想的混乱,或者投资理念的迷失。这种做法如果仅仅是6个月建仓期内发挥则危害不大,如果是日常操作中也常存此心,就相当危险了。

当然,我们不否认,指数基金整体在中国的基金市场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品种,而有意误导投资人的基金团队也是少数,未来也必定有更多基金投资者光顾这个产品。只不过,对于宣传中的“伎俩”,业者还是应该尽可能尊重事实。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文章:
市场或将走出跨年度行情 指数基金魅力再现
投资客"冬种春收"指数基金年底买 次年可获高收益
指数基金三季度集体陨落 仅40只股基逆市飘红
指数基金密集发行 投资者如何挑选
新指数基金"后援"强大 近十只指数基金场外待命
9月九只指数基金齐发 有望带来500亿新资金
逾四成基民认为市场强势 最青睐指数基金
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业务实施细则(全文)
基金一季度普涨 指数基金涨三成带头“快跑”
图片新闻:
业内专家透露:中央或投入四千亿元搭建智能电网
人保部试点城镇居民生育保障 选成都等七市先行(名单)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