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报道 在市场进退维谷之际,股市又见“星星之火”:基金公司大手笔自购旗下股基,上市公司股东、高管增持自家股份。
随便浏览一下财经网站,针锋相对的观点就跃然而出:“扩容压力大,A股能否承受”、“股指上蹿下跳”、“买入时机已现”、“800亿待建仓”……
无论媒体如何评判,市场总会依照自己的节奏前行,市场主体尤其是投资机构和上市公司也将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进行操作。
比如现在基金就选择购买自己旗下的股票型基金来向市场“放电”,上市公司的股东和高管则通过增持自家股份向投资者表明态度。
事实胜于雄辩。
先说基金自购。据不完全统计,截至8月20日,今年以来约有16家基金公司动用近9亿元资金自购旗下偏股型基金。
到8月下旬,基金公司自购成云涌之势。8月24日至26日连续三日,华安、华宝兴业、华夏、广发四家老牌基金发布公告要自购旗下偏股型基金,涉及资金约2.37亿。
需要注意的是,基金公司均将自购品种确定为“老”股基,华安还承诺将在3个月内择时自购。
在市场仍处于调整、寻找方向的时候,基金公司联袂出击斥巨资自购的举动打开了市场的想象空间。
其一是在稳定基金规模的同时,向基民发出信号:“我都买了,你们还等什么?!”
其二就是表明对后市的态度:中长期看好,短期内震荡难免,择时抄底是上策。这是“3个月内择时自购”的玄机。
其三,在即将启用的新基金评价体系中占得先机。
而且,基金作为权重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其行为往往具有“行情预报”的功效。这有事实可供佐证。
回想疯狂的2007年,在上证综指冲上6000点之后,基金公司纷纷暂停了旗下多只股基的申赎等业务,市场随后进入大调整;今年初,基金公司的股基申赎等业务恢复,市场随即展开一轮新的行情。
再来看上市公司大股东、其他股东及高管的增持。
百大集团的大股东西子联合控股有限公司在8月7日增持公司股份30万股。西子联合还拟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
随后,8月19日,长江电力的大股东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增持公司1006.99万股,占其总股本的0.107%。
除大股东开始增持自家股份外,其他股东也不甘寂寞。渤海物流的二股东中兆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在8月25日通过二级市场买入公司股票53900股。其原因就是中兆公司看好渤海物流发展前景,拟进行战略投资,并将在未来12个月内不排除在合适的市场时机继续增持。
上市公司高管也开始出手。大众交通的七名高管于8月18日、19日从二级市场购入合计50万股公司股份。
增持行为对市场所起的积极作用也有迹可循。2008年,为了抑制市场的惯性下跌,数十家上市公司的股东、高管开始回购、增持自家股份。市场新的一轮行情也就此展开。
既然股市已经有了“星星之火”,那么“燎原”自然值得期待。(阎 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