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1987年在香港第一次买卖股票算起,李振宁至今已有22年的投资经历;如果从1991年投资A股算起,李振宁的投资经历也有18个年头。
作为上海睿信投资管理公司的董事长,他既是今年业绩表现突出的4只阳光私募基金——深国投•睿信1~4期的掌舵人,并曾执掌过中国最大的私募基金;同时,他又是一名具有改革情结的学者,是国内率先研究科尔内经济思想的人,参与、推动了A股市场的股权分置改革。
他的双重身份一直让很多业内人士感到好奇,他的“巴菲特+索罗斯”的投资哲学让不少人认为过于玄妙。熟悉他的人究竟如何看他?他自己又是如何自我评价?7月21日下午,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李振宁侃侃而谈,和盘托出一个真实的自己。
“马克思+凯恩斯”
1953年3月出生在南京一个干部家庭的李振宁,中学尚未毕业,就因“十年浩劫”,走进炼铁厂大门。当时,他被分到河北太行山一带的涉县,为天津市建设三线铁厂,是烧结分厂的一名钢铁工人。
像同时代很多人一样,恢复高考给了他们让人生发生重大转变的契机。1978 年,李振宁在所在铁厂考区的6000多名考生中,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录取。
3年后,他拒绝了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邀请,考取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开始系统学习西方经济学。
这段时间,给了李振宁一个充分学习理论知识的机会,而这样的经历,恰好为他后来干上投资这一行做了很好的铺垫。正如他向记者所言:“要做一名优秀的投资人,不仅要对市场和上市公司有深刻理解,还要对宏观经济有大方向上的掌握,这其中理论功底必不可少。”
大学期间,除专业理论的学习外,李振宁还与同校法学院、社科院的几位同学成立了一个研究农村流通改革的小组,以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的名义做了很多调研。
与此同时,李振宁在学术方向的成就更为显著。在接触了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内所著的《短缺经济学》、通读了科尔内7 本著作和大部分研究成果后,李振宁从中摘译出精华部分,发表在《经济工作者学习资料》刊物上。他对短缺经济对中国的影响作了很好的总结,创造了至今学界仍然在使用的“投资饥渴”、“消费饥渴”、“软预算约束”等学术术语,成为国内率先研究科尔内经济思想的人。
1984年,离开校园的李振宁选择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对于这个选择,李振宁说:“我当时的理解是,中国的经济建设既需要懂马克思的人,又需要懂凯恩斯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