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际收支概况
(一)国际收支运行环境
2008 年,美国次贷危机持续蔓延,并演变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
融危机。上半年,资产质量下降和流动性紧缩相互作用,危机从次贷
放贷机构传导至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高杠杆金融机构,一些机构融
资出现困难,世界经济增长趋缓。2008 年9 月,以美国第四大投资
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为标志,次贷危机迅速升级演变为国际金融危
机,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全球实体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多家大型
金融机构爆发危机,全球各大股指大幅下跌,主要国债收益率降至历
史新低,美元结束自2001 年以来对欧元等主要货币的持续贬值,汇
率从年内低点急剧反弹。全球大宗商品和黄金价格冲高回落,通货膨
胀在大幅上升后快速下跌。各国采取了一系列力度较大的危机救助和
经济刺激措施,但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仍在进一步加深。
美国、欧元区、日本、英国均在下半年出现持续负增长;受外部需求
放缓和外资流出等影响,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增长也明显放缓,
巴西、俄罗斯、墨西哥、韩国等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大幅贬值。
2008 年,我国国际收支的国内环境出现较大波折。年初,针对
2007 年经济增长偏快、物价上涨较快的情况,中央确定“防止经济
增长由过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的宏观调控政策。上半年,随着各项宏观调控措施稳步实施,经济保
持平稳增长,进出口继续增长,物价涨幅有所回落,但仍处于较高水
6
平,企业效益较好,外汇资金持续大规模流入。进入下半年以后,美
国次贷危机持续升级恶化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逐步显
现,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金融领域潜在风险
增加,外汇资金净流入放缓。我国于7 月份及时把宏观调控的首要任
务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9 月份后,
国际金融形势急剧恶化,对国内出口、经济增长、就业等方面的不利
影响进一步显现,中央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
策。12 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09 年经济工作和宏观
调控的目标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
展作为2009 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上述措施的逐步贯彻落实,有
利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专栏 1
2008 年主要涉外经济政策调整
2008 年是中国涉外经济调整幅度较大的一年。上半年,国家继续采取调整
和优化出口结构的措施,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下半年,面对急剧恶化的国际
经济金融形势,国家及时出台一系列涉外经济政策,缓解出口企业困难、保持
对外贸易稳定增长。主要措施包括:
一是加大财税政策力度,支持外贸稳定增长。根据国家关于提高部分技术
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出口退税率的总体部署,下半年国家多次提高了相
关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在7 月和10 月两次上调纺织服装等产品出口退税率的基
础上,11 月再次上调部分纺织品、服装及轻工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整共涉及
3486 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25.8%。调整后,纺织品出口退
税率上调到17%。12 月,进一步提高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机电产品和其他受
7
影响较大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调整涉及3770 项商品,其中橡胶制品和玻璃器皿
的退税率分别提高到9%和11%。12 月末,提高部分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机
电产品出口退税率,调整涉及553 种产品,其中部分航空产品、摩托车等的退
税率上调到17%和14%。
二是改善涉外经济金融服务,便利贸易投资活动。为支持出口企业,四季
度将一般企业预收货款收结汇比例从10%提高到25%,在对3 万美元以下的出
口预收货款不纳入收结汇额度管理的基础上,将来料加工企业的收汇比例提高
到30%,并进一步简化了有真实出口背景企业审核程序。指导企业集团财务公
司开展即期结售汇业务,提高企业集团外汇资金使用效率。鼓励金融机构开展
出口信贷业务,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在支持金融机构开展融资业务的积极作用。
三是积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大引导加工贸易
向中西部等内陆地区转移的政策力度,根据在广东、上海、江苏等东部地区建
立“产业转移促进中心”的总体部署,10 月份在昆山建立首个“产业转移促进中
心”,服务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年末完成对 “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
业目录”的修订,在中西部地区设立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为加工贸易转移做好政
策支持和服务。
四是加强对外资引导,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
重点鼓励计算机等现代服务业等发展。12 月,进一步简化和规范外商投资行政
许可程序,便利外商直接投资申请。加强对外资并购的规范和管理。按照反垄
断法相关规定,9 月份国务院成立反垄断委员会,并制定工作规则,加强对可
能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外资并购活动的审查。12 月,颁布《外资非正常撤离中
国相关利益方跨国追究与诉讼工作指引》,对外资非正常撤离行为将进行跨国追
究并诉讼,维护我国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
(二)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2008 年,我国国际收支交易总规模为4.5 万亿美元,较上年增长
5%,增幅较2007 年回落25 个百分点,与同期GDP 之比为105%,
8
较上年下降23 个百分点1。国际收支继续呈现“双顺差”格局,其中,
经常项目顺差4261 亿美元,增长15%,增幅较上年下降了32 个百
分点;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190 亿美元,下降74%,2007 年为增长
近10 倍。2008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9460 亿美元,较上年末增
加4178 亿美元,比2007 年少增441 亿美元。各主要项目情况如下:
1. 货物贸易顺差小幅增长
2008 年,我国货物贸易总体上保持平稳增长,但四季度开始,
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下滑,以及国内经济增长的放缓,出口和进口增
速呈现不同程度回落,而且由于进口回落速度快于出口,贸易顺差止
跌回升。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全年货物贸易出口14346 亿美元,进
口10739 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增长18%和19%,增速比2007 年下降
8 个和1 个百分点;货物贸易顺差3607 亿美元,增长14%,增速比
2007 年下降了31 个百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