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交所4月23日召开的创业板发审委、保荐制度座谈会上,行业专家问题引起与会代表的热议。怎样选择行业专家?要不要建立专家咨询委员会?行业专家如何发挥作用?对此,大家认为还需要作进一步的考虑和安排。
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修小平在座谈会上表示,在吸收行业专家参加发审委,适当增加专家数量的同时,应当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使之与发审委相结合,保证好的企业能够上创业板市场。
德勤永华合伙人邓建新认为,引入行业技术和管理专家、形成专家判断是非常必要的。他建议,除了增加发审委行业专家委员,还有必要设立一个行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一个吸引行业专家的专家库。
国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葛新元表示,在创业板发展过程中引入专家委员会很重要,因为创业板公司相对主板可能会涉及到更多的细分行业,发审过程中面临的行业情况、技术细节情况相对更复杂多变,引入一定的专家意见,有助于发审过程中更好地认清企业的状况。
广东大华德律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胡春元则认为,在发审委委员中加入行业专家、管理专家非常有必要,发审委审核理念将更公平,更符合创业板设立的宗旨。但他认为,没有必要再设立行业专家咨询委员会,此举可能导致发审效率太低、发审时间拖得过慢。
在深交所举办的创业板发审委、保荐制度座谈会上,众多保荐机构人士表示,应明确保荐人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持续督导责任,督导工作重心应是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广发证券投行综合管理部总经理蔡铁征表示,创业板企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保荐机构最重要的责任是拍X光片,用过去给主板公司‘大象’拍X光片的方法不适合,投资者可能看不清。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和对中介机构的要求重心应放在增强透明度上,保荐机构应对创业板企业放大披露,预见公司未来。同时,创业板企业家应学习规范运作和一系列规则、披露要求。
安信证券总裁助理陈若愚认为,管理层对券商的监管应明确责任,建立起类似注册会计师的细则,当企业出现重大违法违规,保荐代表人只要履行了必备程序,及时披露,做了充分沟通等,就可以明确免责。陈若愚同时建议,应适当增强券商参与企业经营的权力,由于券商对企业只是服务,对企业实际行为并没有监督或者控制的职责所在,也缺乏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建议管理层考虑对涉及到募集资金更改等重大事项,赋予券商参与控制的权力。
平安证券董事总经理龚寒汀同样认为,保荐人对创业板公司进行持续督导,督促规范运作,完善法律结构、进一步披露信息十分必要。她建议,通过强化保荐机构责任来要求保荐机构严把上市企业质量关,鼓励优质企业上市。只要在制度上对信息披露调查等进行严格规范,并把这些制度建设真正执行到位,给予一些申报通道上的照顾,即使放宽保荐机构签字,相信保荐机构也不会滥报,而是能够推出一批高质量的创业板企业。
龚寒汀:选择企业应先发挥好市场作用
“不要为了设创业板而设创业板,我们建议更多由市场定位。”平安证券董事总经理龚寒汀表示,目前大批有高成长性、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需要上市,市场资源比较丰富,希望由市场决定究竟哪些企业属于创新型企业、哪些可以上创业板。
龚寒汀指出,应给予保荐机构一定权力对创业板公司进行质量把关,要特别强化保荐机构责任,鼓励优质企业上市。对保荐人放宽签字,但对制度进行严格设置,包括披露调查等,只要把这些制度建设真正执行到位,即使放开签字也不会造成滥报的情况。同时给一些申报通道上的照顾,扶优限劣。龚寒汀坦言,推出创业板不完全是为了解决资金的问题,商业模式不成熟的企业不应该上创业板,还是要靠引导私募基金投资。
龚寒汀特别提出应提高创业板审核透明度,尤其是发审委对最后表决被否的企业出具公开意见,给予企业和保荐机构以明确指导,便于以后推荐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企业上市。(记者 万晶)
李文雷:发审委要积累科技金融人才
“关键问题在于科技金融人才非常缺少。”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金融发展处副处长李文雷表示,创业板发审委要有自己的特色,要积累大量既懂技术又懂金融的复合型高端人才。目前,他们已经和深交所达成共识,在这方面可以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同培养此类人才为创业板服务。
李文雷认为,创业板发审委目前的主要问题是科技金融人才非常缺少。纯技术专家往往对金融以及市场不太懂,加上行业非常细分,纯技术专家可能懂局部却未必能懂全局。从长远来看,创业板发审委要大力培养积累科技金融高端复合型人才。他们不仅在专长领域能发表权威意见,即便不是专长领域也应该有独立分析判断能力,能在听取其他意见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记者 杜雅文)
葛新元:让保荐机构成本收益更对称
因创业板监管更严格,强调保荐人需承担持续督导责任。国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葛新元由此认为,这意味着券商在创业板企业保荐过程中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而获得相对低的收益。成本和收益的不对称,将成为创业板未来运行中面临的很大问题。
葛新元说,创业板保荐制度的核心重点是强调了保荐人的持续督导责任。国信证券进行了一个简单评估,发现券商保荐一家创业板企业可能需要支付的成本起码是两倍于主板企业,而实际获得的保荐费用则远远小于主板企业。成本和收益很大的不对称,将是创业板未来运行过程中各家券商、保荐机构都会面临的很大问题。
他为此建议,应考虑将创业板企业募集资金的监管权,更大程度上赋予保荐机构;在创业板中引进“绿鞋”机制,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创业板公司发行成败与保荐机构利益更好挂钩起来,增强保荐机构积极性,促使其进一步挖掘优质的创业板企业;可以考虑在创业板中引进做市商制度,让保荐机构成为做市商,从而将保荐机构利益和创业板企业的良好运营结合的更加紧密。(记者 杜雅文)
陈玮:发审保荐要有全新理念
深圳市东方富海创投董事长陈玮认为创业板的门槛还是偏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可以再降低门槛。由于创业板和主板、中小板有很大不同,因此在发审以及保荐上都应该有全新的理念。
他说,在衡量主板及中小板企业时,大家考察的是“资产规模+过往业绩+未来成长”,而创业板企业需要考量的是“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未来成长”,因此需要在审核理念、保荐理念上有根本性转变,在保荐、发行、上市等相关规则制定时要符合创业板的特点。
他提出,创业板企业能否考虑“宽进宽出”,让其运作更加市场化,要清楚地告诉投资者投资风险,将信息充分披露,让投资者自己选择。(记者 杜雅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