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傅莹:我外储拒被忽悠 应增加中国IMF投票权 中投去年少量亏损 -金融高官频撰文 削弱美元霸权声音渐强 世界元将终结美元时代? -中国A股3大亮点领跑全球股市 中小保险公司直接投资股获放行 -中国内地千万富翁约30万人 资产总额达8.8万亿 亿万富翁近万人 -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惠及680万失业人员 粤流动人员住7年可落户 -教改纲要8月公布 义务教育或改12年 新任教师是否省级统一招聘 -中国70%稀土资源廉价卖给日韩 中国电气商获印度70亿美元订单 -资源税最高上调10倍将挤压煤企利润 中石化煤制油"路线图"初现 -中国各地手足口病趋增 菏泽报告2527病例 北京鼓励医生个体行医 -中国首次公布船舶撤单量 船企风险将现 中国船舶每股收益6.28元
首页>>股市
17家机构策略:俯卧撑难持久 突破方向本周有定论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3 月 3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国信证券  

房地产销量回升是否持续是判断中国经济是否再次下滑的主要依据。房地产研究员的观点是目前的销量回暖仅仅只是刚需的暂时反弹,不可持续,但是通过阅读同行券商的报告,我们也发现了论证销量回升可持续的判断。虽然目前我们仍然认为在房价没有降到合理位置前提下(房价收入比、房价租金比降到2006年初水平),房屋销量回升不可持续,但是从市场博弈角度而言,目前房屋销量能否持续成为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因为这决定了中国经济是否二次探底。在房屋销量持续回升情况下,乐观者(V形反转观点者)有足够的动力做多,尤其是在目前流动性仍然宽裕情况下。

我们认为市场未来回调动力来自两个层面,一是估值反映过度后的回调,目前有色金属股票的表现已经反映出这种迹象。另一个就是房屋销量萎缩致使投资者认识到房地产投资下滑将带动经济继续回落,而在销量仍然持续回升情况下,短期大幅回调动力可能不足。

创新高需要银行地产配合

⊙联讯证券  

工行的年报是比较优异的,再加上高盛承诺将持有的大部分工行股份再继续锁定一年,使得港股的工行大幅上涨,从而带动A股市场银行股上涨。这也再次印证了三大银行股、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目前价格已是政策底部区域的判断。所以4月份即使大盘出现宽幅震荡,股指下破2100点的可能性也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小。从沪指EXPMA周线看,大盘指数在2540点区域将是重大阻力位,而2402点在未来一周内突破是非常可能的大概率事件,因此基金重仓股仍将是近期的主要领涨力量。

房地产板块目前处于震荡之中,大盘能否快速突破2400点还要看房产地板块的表现。有色板块在连续大涨两周之后在上周五小幅回调,此板块的未来走势对大盘中期趋势也有较大影响。因此本周浦发银行、深发展、招行银行、保利地产、招商地产、万科A及金地集团等股票的走势值得期待。而有色板块虽然有短线调整的强烈要求,但从博弈角度看,此板块继续上攻的可能性仍然不能排除。

市场上涨进入情绪化阶段

⊙中银国际

近期市场在2300点上下震荡,并一度接近前期高点,使得市场心态复杂,在突破与双顶之间犹豫。我们依然维持前期观点,即市场后期应该以在2000-2300点之间震荡为主,不具备出现显著上升或者下降趋势的基础。尽管市场有可能在2400点关键位置出现突破迹象,但我们的建议是:由于经济前景不确定性仍高,投资者在乐观之余应该保持一份谨慎。特别是在银行、石油、钢铁等权重股上涨之后,市场中显得便宜的股票开始减少,市场上涨进入情绪化阶段。

鉴于我们考虑短期市场趋势大致处于相对平衡,而目前市场超出了预计平衡区域的上沿,我们暂时不修正对基本趋势的判断,因此本期我们略微降低股票配置5%。目前结构为股票比例55%,低风险资产相应为45%。

来源: 上海证券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相关文章:
“红五月”机构策略 4200点或将是一重要阻力位
07中国股市涨幅领跑全球 08最值得关注十大板块 机构策略(金股)
权重股年报集中亮相 机构无一看空最高看至2450点
18机构本周策略:多空分歧明显 资源股被集中看好
沪市前六大权重股年报明日起披露 主力机构有望重新入驻
机构:通胀预期或引发全球股市新一轮上涨
证监会介绍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思路 公示正规券商机构 打假打非
证监会公示正规券商、机构 打非既打"假嘴"又打"假手"
银行"过路费"涨价 机构叫苦不迭
图片新闻:
国务院批复淮河防洪规划:2025年建成较完善体系
今年起全国中小学新任教师由省级教育部门统一招聘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