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下认为买基金比买股票保险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许多人想都没有想过,当股指处在如此高位的时候,这时候买基金跟买股票其实一样有风险,三季度九成基金没跑赢大盘就是一个明证。
一般都认为基金的专家理财水平值得信赖,可是,如果你真正了解基金的话,就不难发现当前的基金行为其实比散户还要散户。由于契约规定基金所募集的资金到账之后1个月之内完成建仓,所以在今年下半年指数从3500点直奔5500点这一阶段发行的基金其建仓成本可能比相应点位的股价至少要高出一成甚至更多。基金这种盲目的高位追涨行为离人们想象中的专家理财水平相去了不知多远。
就在三个多月前,57家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资产规模也只有1.8万亿元,而现在基金规模已经逼近3万亿。动辄几百亿的资金集中投放在蓝筹股特别是权重蓝筹股,对这些蓝筹股的股价是否高得离谱根本就不管不顾。基金抢的是未来股指期货的筹码,玩的是一场游戏。可是,这么多的基金资金投放趋同,筹码扎堆,就不怕有联手坐庄的嫌疑?
奇怪的是,有人既然承认“机构持股愈加集中”,并且还说“庄家已被基金代替”,怎么偏偏却得出“股市进入无庄时代”这样的一个立意相反的结论来呢?莫非持股集中这种在“庄家”那里属于“庄家行为”的市场行为,一到机构尤其是基金那里就不是“庄家行为”了?这显然是非常荒谬的。
事实上,在当前频繁高发的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现象中,不乏机构和基金的“庄家行为”身影。一些基金半个月就换一次仓,平均换手率高达15倍,最高的甚至达到40倍,这种做法显然与公募基金的组合投资、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的原则相悖,而同传统意义上的庄家行为则并无二致。
为什么在散户开户数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大量投资者的账户市值没有跟随大盘增长,而是基金等机构获取了这个市场上更多的利润?机构时代的庄家行为,一是更多地带有内幕交易的特点,机构和获得了流通权的大股东及其高管搞起内幕交易来具有更多的便利条件和机会;二是更多地带有以创新的名义进行利益输送的特点,例如权证创设和新股询价认配制度的缺陷与该领域庄家行为的爆发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三是更多地带有内部问题外部化的特点,上市公司频频涌现“带头大哥”、“带头大嫂”,基金经理“身在曹营心在汉”,更是一个突出的表现。
对日常交易异动蛛丝马迹严厉监管诚然或将对基金的庄家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约束,可是利益最大化的志在必得,会让人把什么禁忌都置之脑后。在这个意义上,即使是机构时代也不会和庄家时代有太大的区别。不过,如果基金行为继续这么的不像专家像庄家下去,那么,从这一次的跑输大盘开始一路的输下去,基金净值增长率势必将逐渐地消蚀下去,总有一天会出现折损的。这不仅对于基民而且对于整个的股市都将意味着很大的风险。(黄湘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