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台湾台证证券投资顾问股份公司高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基本面增长的前提下,新兴市场30多倍的市盈率是可以接受的,未来大陆金融业必然和台湾一样走向产品多元化和市场国际化的道路,这样才能消除因供求不平衡产生的泡沫。
台证证券投资顾问公司总经理朱俊奇还介绍说,台湾股市从QFII制度实施,此后经历了台股泡沫的破灭,1990年10月落底,直到1994年3月放宽投资总额至75亿美元,才有显著改善。2003年10月,外资全面开放,SARS冲击后,指数5月落底,受2004年大选影响逐渐攀升,外资持有率呈现明显上扬的趋势,由当时的22%增至今年的33%之上。外资从1995年开始增持台股,外资持有台股的市值从1995年的10%以下上升到2007年的35%。1989年台币兑美元的汇率跌至1美元兑26台币,同期台湾海峡指数上升至几年的高点8500点以上。
朱俊奇认为,当年汇率升值的历程与目前大陆的情况非常相似,货币升值趋缓和经常账目盈余降低,是资产泡沫阶段股市的两大警讯。开放外资券商设立,可以看作外资投入积极与否的指标。他认为,随着大陆市场QDII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投资产品的多元化和市场的国际化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而尽快与国际接轨也有利于减少泡沫的形成。
朱俊奇认为,两岸三地市值/GDP比仍低,未来市场可能发展成各具比较利益的市场特性,比如大陆是工业和消费类导向,香港是大型股国际筹资导向,而台湾则是科技类股重镇。
台证投顾的研究协理宁正宇表示,目前台湾上市的电子股共有631只,今年以来台湾电子类股平均报酬率约20%,2006年整体电子产业盈余成长率为49%,2007年盈余成长率可望再向上成长。在对大陆电子股行业的投资上,他认为,获利能力与股本膨胀速度决定股王地位,另外在投资上,应顺应世界潮流,包括全球经济持续分工,重视基础建设,以及凸显自身强项的一些行业和上市公司。 (朱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