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最具活力的新兴市场,中国吸引了全球金融机构的目光。随着中国银行业2006年底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营业机构增多
“今天我们开始了汇丰在中国的新时代。” 在今年4月2日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开业仪式上,汇丰银行(中国)董事长郑海泉郑重宣布。当天,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东亚银行和花旗银行4家首批改制外资法人银行在上海正式开业。
转制成本地法人银行后,外资银行的网点设置也在提速。当时,汇丰在中国内地共35个网点(不包括其控股的恒生银行),短短3个月后的今天已增添5家分支机构,银行网点达到了40家。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展现出的活力,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增强了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外资银行不断加快进入中国的步伐,机构网络不断扩大,作为战略投资者参股中资银行也不断增多。”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说。
来自银监会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5月末,已有22个国家和地区的71家外资银行在中国25个城市设立145家外国银行分行,外商独资银行15家(下设分行68家)、合资银行4家(下设分行5家,附属机构1家)和3家独资财务公司。另有43个国家和地区的189家银行在华24个城市开设了242家代表处。
经营地域扩大
7月5日,花旗银行(中国)北京昆仑支行与汇丰银行(中国)沈阳分行同时宣布开业。
对花旗和汇丰而言,其在中国的经营地域范围越来越广。花旗(中国)董事长施瑞德在转制成本地法人银行时曾表示,今年花旗在中国的网点将从16家增至30家;汇丰则已在东北的沈阳、西北的西安、西南的成都和重庆、东南的杭州和苏州开设有分行,从而在全中国范围内将分行的骨架搭起。
不过,外资银行显示了“嫌贫爱富”的特性。从机构设置和资产的区域分布来看,外资银行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等三大经济圈的主要金融城市,以及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如厦门),其中上海的外资银行几乎占据了全国的半壁江山。西部和东北地区设立的机构也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
据权威部门的金融专家才宏远等人统计,自2006年底中国金融业对外全面开放后,外资银行在三大经济圈的人民币业务发展异常迅猛。2007年前5个月人民币业务利润的增长均在1倍以上,上年末和今年5月末的资产总额、各项存款和各项贷款等各项人民币业务也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在外资银行进行业务布局的主要城市中,上海、北京、广州和厦门等城市今年5月末的人民币各项业务增长均比上年末明显加快。
业务领域膨胀
2006年12月,中国取消对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所有非审慎性限制,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人民币业务。今年4月以来,一批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转制成本地法人银行后,外资银行人民币零售业务随之“破冰”。
有关专家认为,今后一段时期内,人民币存贷款业务将成为外资银行业务拓展的重点领域。目前,外资银行的贷款对象和存款来源以境内的外资机构为主,但对中资机构和个人客户的发展在加快。
来自银监会的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07年5月末,获准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外资银行分行75家,外资法人银行17家,获准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外资银行机构数量49家。
对于有着金融产品和服务优势的外资银行,其在中国市场的中间业务发展潜力巨大。
6月25日,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启动私人银行业务,专注于流动性金融资产高于100万美元(或等值800万元人民币)的高端客户群体。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与外资银行将经营地域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一样,外资银行在客户群方面也同样会显示“嫌贫爱富”特点,主要会集中在高端客户的吸引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