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QDII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正式施行,目前已有多家证券公司积极准备,加强与外资合作伙伴沟通。他们希望尽快将资格审批材料上报证监会,力争拔得头筹,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为投资者打造全新的QDII产品。
寻找合作伙伴优势互补
“我们这几天与几家外资机构都有接触,希望能找到比较合适的合作伙伴。”光大证券资产管理部负责人表示。最近,在申请QDII业务资格的准备过程中,他们也表示希望能够引入一些外资机构,在产品设计、技术方面获得最新的支持。目前已经接触的机构包括花旗等5、6家公司。当然,与外资的合作将是多样的,一方面可以成为投资顾问,一方面也可能投资这些外资机构发行的基金产品。
由于国内券商本身不具有开展海外资产管理业务的许可牌照,因此,一些券商认为,初期与外资机构的合作是比较合适的选择。而一些在香港市场设有分公司的国内券商更是期望早日获得资格。一家老券商表示,过去都是帮助海外机构设立中国基金,投资到国内市场上来,现在方向不同,是帮助国内资金投资到境外市场上去,由于这几年的积累,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经验,无论是在人才上还是技术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公司已经在QFII业务上获得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希望在QDII业务上同样取得成绩。业内人士认为,具有海外投资经验,将有助于券商获得资格。
“产品设计上,我们初期的规模不会很大,当然,也要看产品审批的要求、看外汇局批准的情况。”有券商表示,最初银行系QDII产品生不逢时,既有国内外市场环境冷热不均的影响,也有产品本身投资范围的局限。在未来的券商系QDII产品中,会比较谨慎和注重风险配置。由于其QDII产品的收益取决于汇兑损益和投资损益,投资者必然要求投资回报高于可能的汇率风险,因此,QDII产品在设计上,就必须考虑能够弥补人民币升值造成的汇兑损失。这对投资管理人的能力要求也比较高,但几家券商负责人都认为,从管理经验和特长来说,券商和银行相比,有自己的优势。
国都证券的姚小军分析认为,券商开展QDII业务,长期看主要是有利于公司业务平衡和保持多元化。但由于目前国内资本市场机会大于国际市场,中国是主战场,投资海外主要目的是分散市场风险,因而券商QDII初期规模不会太大。有券商表示,初期的投资对象将主要是相对熟悉的香港市场。
多家券商将申报资格
根据证监会日前公布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和《关于实施<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证券投资管理试行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券商开展QDII业务的资格是净资本不低于8亿元人民币;净资本与净资产比例不低于70%;经营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业务达1年以上;最近一个季度末资产管理规模不少于2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外汇资产。
该试行办法将于7月5日起施行,国都证券研究员姚小军对此认为,在证监会要求的开展QDII业务的条件中,其他几条比较容易达到,而经营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业务达1年以上的规定,会将许多证券公司挡在门外。据中金公司研究人士分析,目前全国108家证券公司中符合QDII业务资格的,有中信、中金、广发、光大等9家创新类证券公司。其中,中信证券和光大证券各项指标都达到要求,而且在香港也拥有分支机构,因此最有可能成为首批获准开展QDII业务的证券公司。
据中信证券有关人士透露,公司已全力准备QDII业务产品开发,只待证监会审批资格。他说,与银行系QDII股票投资不超过50%限制不同的是,证券公司QDII产品股票配置无上限限制,资产配置范围更广。中信证券QDII产品一旦获批后,初期将主要投资香港市场H股、红筹股及债券。中信证券初步打算先申请5亿美元的QDII产品额度,预期推出初期就可以融资2亿美元。
另一家夺标热门公司中金公司也在积极筹备QDII产品,有望首批拿到证监会审批资格。刚刚完成内部重组的银河证券股份公司,虽然目前尚未上报审批材料,但公司也对QDII产品保持极大的兴趣。公司有关人士表示,将来条件一旦成熟,银河证券也会开发自己的QDII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