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今日刊载了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钟茂初的文章。文章指出,当前,股票指数连创新高与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已成为中国经济生活中最为热门的话题。对于宏观经济形势有过热的势头,宏观管理部门也陆续出台了一些调控手段,但未能取得明显的调控效果。文章认为,首先必须分析清楚股市房市兴盛的内在成因、分析其标征的宏观背景,才能有的放矢地施之有效的宏观对策。
文章写到,大量中小资金进入是推动本次股市大幅上涨的主要因素。与以往机构投资者占主导所不同,本次行情的主力推动者是中小资金的散户投资。房市的主力也是中小资金拥有者,其中部分是担心房价持续高涨的消费者,另一部分是看好房价持续高涨的投资者。
这些现象,一方面表明:中国经济总体上内需不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期间,资本形成和政府收入持续提高,而国内的消费则在下降;另一方面,中小资金缺乏保值增值的投资去向、实际收益率和预期收益率很低,进而把保值增值的良好预期寄托于股市和房市的高收益上。这是当前股市房市兴盛的根源,也反映了中国宏观经济的诸多问题。这一现象持续下去,将给中国经济带来更多的隐忧。
一、大量资金流入股市房市,使资金流向较成熟的产业和大中型企业,使之生产能力不断扩大,而在市场规模有限的条件下,必然形成更深程度的产能过剩。与此相对应,中小企业很难获得发展资金,尤其是创新型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资金的支持。正因为缺乏中小资金的融资机制,使得国民总体上通过自身创业获取财富的动力不足,导致众多人群试图通过投机性的投资方式来增加财富。
二、在总体上内需不旺的情形下,大部分行业都必然是需求不足的,相应企业的利润增长从何而来?可见支撑股价上涨的收益率基础是不现实的,所以股市的长期兴旺必然难以为继。而在需求不足、利润增长困难的情形下,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也缺乏依据。因此,支撑房价持续上涨的可支配收入基础也不稳固。而中小投资者较缺乏投资的理性,更多持有从众的投资心理,在股市房市的上升期容易起到加速推高的作用,而在一旦股市房市出现震荡也极易起到加速杀跌的效果。这一特殊现象,使得宏观调控政策的力度和时机必须格外谨慎。
三、股票和房地产等资产价格的大幅上涨、上游资源性垄断产业产品价格的上涨、垄断企业和部分与投机性投资相关联的企业利润与工资的上涨,必然带动整体价格水平的攀升。在总量需求不足的情形下,这种形式的价格上升,就会形成滞胀性的通货膨胀(即需求不足与通货膨胀双重经济病症并发)。其对于宏观经济景气的影响远比一般性的通货膨胀(指需求超过供给的价格上升)严重得多。这一问题是宏观经济调控部门不得不关注的。
对于上述问题,文章主张:首先,要让中小资金适量地回归,可通过取消利息税、适当地提高利率水平来实现;其次,要促进金融业经营效益水平提高,进而促使资金贷款存款利差减小(当前银行业多在扩大规模方面做文章,而较少着力于现有能力的挖潜);再者,在融资政策上,应鼓励扶持中小企业,支持私营、个体企业的创业发展,支持市场潜力大的服务产业的发展和创新;最后,要稳步提高农民收入,进而推动农村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大。农村生产消费金融就是一个极大潜力的市场,也是推动农村市场需求的有力引擎。同时,也要努力提高城乡低收入群体的收入,促进其需求的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