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制造业“去产能化”和“再产能化”将面临漫长的调整过程
金融危机也使得中国产能过剩的周期性调整提前到来。随着全球经济的放缓和出口下降,2003-2007年我国企业的高产能扩张问题已经演化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潜在的最大风险之一。在2003-2007年全球经济扩张时期,西方国家主要经济体总体呈现供给不足状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消化了新兴市场的大量产能。然而,美国次债危机爆发后,随着地产、股市和衍生金融产品等资产泡沫依次破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金融商品交换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物质产品的过程趋于萎缩甚至可能中断,与美国金融和消费“去杠杆化”相对应的是中国产能过剩的另类 “去产能化”过程。
目前我国制造业平均有近28%的产能闲置,35.5%的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在75%或以下。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也是第三大汽车生产国。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钢铁、汽车等工业品的供应量超过了国内外的需求,出现行业产能过剩。此外制造业上游行业和一些新兴行业也出现大面积产能闲置状况。今年1季度氧化铝产能闲置38%、焦炭业产能闲置60%、水泥和平板玻璃产能闲置20%、铁路设备制造业产能利用率降至50%以下。作为全球芯片制造发展最快的市场,一季度中国半导体制造产能利用率下跌至43%,是2004年第二季度最高点92%以来的巨幅下跌,芯片和半导体制造业产能闲置接近60%。事实上,中国制造业的产能过剩与中国经济波动有很大的相关性,我国制造业曾出现过两次产能过剩(1996~1999和2005前后),但与前两次产能过剩不同的是,这次是制造业中重工业的普遍产能过剩,由于重工业产业关联度高、“迂回生产”环节较长,因此“去产能化”和“再产能化”的周期和调整幅度将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外向型制造行业的产能利用率以及制造业整体产能利用率的全面回升则有赖于全球经济的整体复苏。
四、全球去产能化过剩中的中国制造业突围
全球和中国走出危机最终要靠制造业。制造业的成败对于中国举足轻重。30年间,我国的制造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978~2006年,我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按可比口径计算,年均增长约15%,高于全部工业与GDP的年均增幅。2007年我国制造业的GDP增加值按美元计算达到13000亿,在全球制造业中比重从3%提高到13.2%,成为世界第二大制造业大国。然而中国离制造业强国还很遥远,中国制造业经济创造力较低、制造业整体附加值不高、在国际贸易中的制造业利益分配失衡以及国内制造业区际间的产业同构现象严重都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竞争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毫无疑问,当前中国调整制造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势在必行。在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未来世界制造业经济发展的格局存在重新调整。在世界经济的格局调整中过程中,将按照国际分工价值链引起产业布局的重新分布优化。中国要全面介入全球价值链环节,实现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低位保持、中位扩张和高位渗透的目标,就要积极培育和扶持新兴的创业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产业创新和服务创新,提升制造经济的创造力和产业竞争优势。
以代表制造业重头的汽车业为例。中国汽车工业就是依靠持续性创新在全球汽车也低迷时逆势而上。全球产能过剩背景下的汽车业格局重塑已经初露端倪。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近日发表预测称,2009年美国国内汽车销量估计将下降到1982年以来最低水平,只有近1050万辆。刚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商的丰田也面临同样的命运。日前,丰田汽车计划2009年将母公司的全球汽车产量削减20%至650万辆。因市场需求大幅度下降,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厂商,丰田在日本国内及欧美等主要市场的销售已遭遇两位数的降幅。欧洲新车销量已连续创下新低。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公布,1月份欧洲新车销售同比下降27%,降至20年来的最低水平。而相比之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车市在去年下半年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止跌回稳,汽车产销分别为256.76万辆和267.88万辆,同比增长1.91%和3.88%。此数据显示国内汽车业“产销两旺”。
中国汽车业为何能在国际汽车业巨大纷纷倒下时独占鳌头?本世纪初,当全球因特网泡沫破裂之时,信息革命加上能源革命,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第一次发展机遇。中国的汽车工业不再走“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怪圈思维模式,而是紧紧抓住世界汽车技术的最新高端领域,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在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性技术的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利用短短8年的时间,使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世界继续实现同步。因此,中国汽车业的全面赶超战略应成为中国制造战略突围的模范样本,而随着中国制造的全面升级中国经济将迎来更强劲的发展。(张茉楠专栏国家信息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