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我们的贸易福利下降,除了我们的贸易数量以外,很大程度上是贸易条件。进口增加使得进口产品市场上升,这样的话贸易条件的恶化使得我们的福利现在在下降。
第三国有企业国有贸易的困难在加大。目前来讲,WTO协议是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原则,他没有明确有国有企业,但是在条约里面,都隐含着限制国有的贸易。原来都是基本以国有贸易为主,现在都是在进行改革。在我们弱的时候人家并不关注,但我们现在越来越强的时候,这个企业的性质就成为别的国家反倾销,发生贸易摩擦的重要把柄。现在美国跟我们中国产生的反倾销的案例绝大多数的理由都是非市场经济。刚才罗司长谈的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不让国有企业到外国去投资。这个是一个趋势,不是说我们在这里说,实际上国际上的竞争,你小的时候他不在乎你,当你大的话,他会设置规则限制你,包括贸易环境。
现在很多的事件不完全是经济效益,很多的是牵扯到他认为你的生活方式、经营方式,当然也跟我们某些企业有关,我们觉得这是我们自己的文化,勤劳勇敢,所以我们努力工业,把价格降到很低,但是他觉得你现在侵害了他们的一些社会标准,人家并不需要工作这么多时间,人家正好是9点开门,结果你开个店你7点开门,人家5点关门,我们现在的经营理念正在冲击着其他国家的不光是经济上面的理念,包括文化上面的理念。
等到大家习惯了也好了,世界上各国就像一个长跑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位置,我们正在打破格局,从原来比较落后的国家,开始超越其他的国家。而我们现在又是个大国,中国目前已经影响到了几乎所有的国家。赶超的一些国家可能会感觉到恐慌,你要超过这些国家他缺德不服气,原来跟你在一起的国家现在觉得有点失落。所以这些国际上的环境都是因为大国所特有的一种情况。亚洲四小龙它有的发展阶段,日本模式也曾经经历过这个。
我们现在两个特殊性,一个是大国,第二就是我们依然被称为非市场经济。就是面临的国际贸易市场环境日益严峻。
怎么转变我国的政策?在我们过去的2、30年中,基本以外贸带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这个战略正在逐渐的调整,逐渐以内需来带动我们的经济发展,当然中国有条件,因为我们本身有很大的内在市场,这是一个整个发展战略的调整,在我们外贸政策方面,也应该从原来的重出口轻进口,应该转变为一个自然的、由市场决定的贸易政策,不是一定要多进口,至少要从抑制进口变为放松,这样使更多的减少和别的国家的摩擦。从原来的很多政策,包括出口退税或者其他政策鼓励出口的政策,已经到了应该逐渐废除的时候。而这个理念应该逐渐的转变,以前一直是重出口,因此出口是赚,进口是让步。原来很多专家在加入WTO之前做演讲的时候,都说加入WTO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把开放市场认为是一种代价。
实际上作为一个大国来讲,尤其是一些产业政策,小国可以搞计划经济,大国千万不能搞全国统一的计划,因为你形成的力量太厉害了,就像五个人齐步走,没有关系。如果十几亿人齐步走,就形成了共振。比如政府说生产汽车,全国各个省市都在搞汽车,这样就不行了。必须让企业自己去决定,有的愿意投资,有的愿意撤出来,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发展是比较自然的,一定会比较平衡。而我们通过政府的引导,包括产业政策,把本来赚钱的企业搞到不赚钱为止。作为大国来讲千万不能搞统一行动,统一行动对世界经济形成的冲击力反过来一定会伤害到自己。
所以我们讲到的政策转变,从原来的重出口轻进口现在要到一个更加平衡的、依据市场的政策。要从原来主要政府干预到减少政府干预。大国政府的集体规划所带来的冲击力有的时候是非常可怕的,会伤害到自己。
第三个就是FDI。当我们的贸易环境发生比较严峻挑战的时候,另外一方面的抑制,比方说FDI,现在中国到了用FDI的办法,不仅仅是通过贸易的办法来加强我们的关系,不光是贸易的关系,就像这次吴仪在胡主席出访以前做的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是大张旗鼓的买东西,就是为了争取民意,表示我们也正在积极的改善。
这是我的一个简单发言,欢迎大家提问或者提出不同的意见。
提问:您刚才讲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现在所面临外贸的大环境和形势,我想问一下,作为企业,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这些企业做这样大的外贸环境和形势中判断和寻找自己面临的发展机会?
海闻:我们很难告诉企业哪里有机会,其实企业自己会寻找机会,而且我还觉得企业千万不要随大流,因为越是随大流的时候越是遭遇困境的时候,比如纺织业,前段时间纺织品协议结束,从去年开始不受配额限制,很多企业就投资了很多,扩大了产能,就没有考虑到。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很多企业去扩大产能的时候,带来的问题就比较严重了。我们很快就遭受的欧盟和美国的出口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