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退与定
1950年代,民勤人激情满怀,笃信人定胜天,“人进沙退”。在“向沙漠进军”口号的鼓舞下,他们开始打井、植树,开荒种粮,这种行为得到政府的鼓励。结果是,在与沙漠抗争后,沙并没有退,反而步步紧逼。
在这种情况下,有关部门在2000年代提出“人退沙退”的口号,即把那些原住民,或垦荒者从沿沙地区迁移出去,以为这样一来,沙漠化的步伐自然就会停止。
2007年,西渠镇煌辉村整体搬迁。但令人们始料未及的是,这个村所在的湖区绿洲处在阻隔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牵手的关键位置,放弃煌辉村,就意味着缩短了绿洲的空间布局,失去对两大沙漠的隔离作用,加速了两大沙漠合拢的步伐,制造一个大尺度的沙尘发源地。原先预计的“人退沙退”的结果并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人退沙进”。更让那些搬迁出去的移民难以接受的是,废弃的村庄破败不堪:“回迁的人看到后像死了爹娘!”
那些由政府主导,被外界称作“生态难民”的民勤人,由于移民成本高、安置地选址难、收入反差大等诸多问题,移民没有取得预想的结果。可以说,生态移民基本失败。李玉寿甚至断言:今年把民勤绿洲人搬走,明年这里就会变成罗布泊。
从2007年开始,民勤改变将移民“一搬了之”的思路,提出“固沙先固人”的口号,探索建立“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模式”,组织风沙前沿的农民以治沙工人的身份全面参与生态建设,让人、水、沙、地等生产要素最大限度进入生态治理领域,从而使饱受风沙之苦的当地农民告别延续千百年的种粮传统,逐步变身为防沙治沙的主力,以此实现“人定沙定”的治理目标。
从2008年10月开始,在东湖镇正新村进行的生态公益型人口转移试验区建设,正是在这一思路下应运而生。正新村党支部书记雷立业深有感受:群众参与程度和积极性非常高。从上世纪80年代算起,正新村有近300人外迁成为“生态移民”。外迁势头在试验开展后得到了扭转,一些人甚至主动要求回迁,参与防沙治沙。民勤县扶贫办公室副主任、移民局局长崔永德认为,“正新模式”能实现“有条件的人定沙定”。
从进到退,再到定,民勤人走过了半个世纪。3年来,这一“定”,使得民勤增加了一道新的万里长城,那就是民勤绿洲408公里风沙线上所增设的5000余公里人工机械围栏——这些由水泥杆及带刺的铁丝围成的屏障,有效地促进了保护区内的生态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