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治理,示范区水质达Ⅲ类
今年8月20日,滇池西华湿地,两片漂浮着盛开紫花的“别样”水葫芦水域映入记者眼帘,一些不知名的小鱼在清澈见底的水中嬉戏。而用沙袋隔离的这两片水域外的滇池水却泛着绿色。
这是怎么回事?背后又有哪些故事呢?
这两块“别样”水葫芦水域是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滇池污染治理示范试点区。该所分别于今年8月1日-3日和8月7日-8日,两次在滇池西华湿地水域近岸的两临时隔离塘投放研究成功的紫根水葫芦来治理蓝藻及水污染,8月19日昆明市环境检测中心的检测结果显示,示范区水质已由劣Ⅴ类分别达到接近国家地表水的Ⅲ类、Ⅱ类水质标准。
“从2000年开始,我们就开始关注滇池的污染治理。年年治理,但效果不大,我的感觉是治理方法出现了问题,于是着手研究一种标本兼治的方法,寻求既能治理富营养水质,又能控制蓝藻的有效途径。”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所长那中元告诉记者,直接在超富营养劣质水体中有效快速治理严重蓝藻污染,是全世界科研工作者不懈的追求,过去的物理、化学、生物、机械的治理方法都已经败下阵来。
“我们根据物种进化一物降一物的道理,加紧培育既能解决滇池富营养化,又能强势抑制蓝藻的物种,于是在2005年,根据外来物种水葫芦的生长特性,利用GPIT技术(作物基因表型诱导调控表达技术)有针对性的对水葫芦的特性加以诱导调控,终于在2008年培育成功了巨紫根小柄叶水葫芦。”那中元说,
水花生、水浮莲、水葫芦“三水”植物一直被当作重要的水生饲料资源加以发展,而作为饲料引进的传统水葫芦随水污染严重而疯长,优势减少负作用加剧,过去人们都把水葫芦发臭对水体的污染归结为根、柄叶腐烂,但太湖2007年、2008年大面积治理应用,定点多次检测发现,其减少水中多种污染物效果明显,但同时又明显消耗水中溶氧,甚至使水中溶氧趋于零,自净能力也趋于零,水内生物系统无从循环,加速恶变,这才是普通水葫芦双刃剑负效的主要根源。
记者在现场看到,改良后的水葫芦根为紫色、根毛粗,和普通水葫芦相比,形态有很大的改变。
据了解,紫根水葫芦和普通水葫芦相比,根冠增多了近20倍,紫根水葫芦根系可达一米以上并木质化,不易腐烂,关键是能够分泌化感物质,能快速吸附并抑灭蓝藻,在去除重金属砷方面,是“吸毒之王” 蜈蚣草的约52倍。同时与普通水葫芦会明显消耗水中溶氧相比,紫根水葫芦根系具有可供氧功能,净水功能大大提高,不会象普通水葫芦一样因根系缺氧腐烂对水体造成直接或间接污染。
另外,紫根水葫芦与普通水葫芦相比蒸腾大量减少,抗风浪能力增强,又基本不会疯长和有性繁殖。只要合理管理,适时移出,并做无污染无废物综合利用,不仅不会污染水体,还能提高水的自净能力,为水生态系统恢复良性循环奠定最根本的基础。
仇和批示
“紫根水葫芦实验成功后,在示范、试点推广过程中却遇到了很大的阻力。”那中元说,在云南一提水葫芦人们就头疼,已经打捞10多年了,“无论我们对紫根水葫芦治理蓝藻的功效如何介绍,各相关部门均不接受,他们说治理蓝藻的太多了,国内外专家都来试过,但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就这样,成果出来后一直搁浅。”
在万般无奈下,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先后两次给昆明市委书记仇和打了报告,仇和非常重视,分别做出了重要批示。“在仇和书记的支持下,我们于今年8月初,在滇池西华湿地两片水质为劣五类的试验示范水域投放了紫根水葫芦,不到20天的时间,这里的水葫芦已经显现出明显的净化能力。”那中元说。
8月20日,在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滇池污染治理示范现场会上,国家环保部、农业部及云南省、昆明市的领导及专家分别作出了评价。
“我国曾采用化学方法治理过水污染,实践证明易产生二次污染,现在又从国外引进微生物治理水污染,但微生物随环境的变化会产生变异,存在生态安全问题。”国家环保部生态司王捷处长表示,常规治理方法不是根本出路,水污染治理最终要找到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从示范情况看,利用改良后的紫根水葫芦治理滇池污染效果明显,建议今后加大示范推广力度,对紫根水葫芦的资源化利用加紧研究落实。”
在实地踏查了示范区后,80岁高龄的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郭书田对记者说了两个“百闻不如一见”:一个是没想到滇池经过这么多年治理,污染仍如此严重,另一个是紫根水葫芦生物治理蓝藻技术与传统治理不一样,“自主培育的新品种水葫芦对治理滇池蓝藻很有价值,对其他水体,如太湖、巢湖等也应是有效的。”
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叶燎原、昆明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和丽川在示范现场也表示,要将紫根水葫芦治理蓝藻纳入水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进一步示范推广,并希望云南省生态农业研究所做好紫根水葫芦的后续资源化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