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建设部否认房地产业振兴说 楼市下半年复苏 三月或将继续下降 -中方就菲律宾将中国岛屿划为菲领土提严正抗议 全文 敲响警钟 -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或通过 至少拉动6000亿投资 受益股 专题 -中国船员在俄海参崴海域遇险7人失踪 已提出交涉 生还希望渺茫 -国企高管薪酬总规范正制定 涵盖所有行业 -截止08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1.95万亿美元 -银监会摸底新增贷款投向 并非针对股市 央行17日回笼资金1200亿 -去年12月我增持143亿美国债 持有量居首 机构:今年不宜投资美债 -发改委声明:官员称人民币可能贬值至7纯属捏造 引发汇市大振荡 -石化业振兴规划不涉及石油天然气开采 轻工规划重在重组升级
首页>>民营企业
中国民营企业拓荒非洲 金融危机中孕育新机遇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2 月 19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2008年,中非贸易额达1068亿美元,提前实现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提出的“力争到2010年使中非贸易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民营资本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随着金融海啸波及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非洲成为新的投资热土。在中国,许多敢想敢干的民营企业家先后奔赴非洲,在这块“地球最后的处女地”上掘金。  

民营资本活跃非洲

在非洲最西端的塞内加尔,中国民营企业大通集团公司的芝麻种植项目正如火如荼。公司董事长欧阳日坪有超过20年投资非洲农业的经验。他在布基纳法索、马里等非洲国家开展的合作种植芝麻业务很有成效,被誉为“中国芝麻大王”。

“2006年的北京峰会让很多企业开始把目光投向非洲。投资者对非洲的认知度升高,投资兴趣也增加了。”中非民间商会培训部部长葛凯勇谈到,很多非洲国家的大使馆反映,自2006年底开始,办理签证的人数明显上升,大部分人的目的就是商务考察。

“现在,在肯尼亚、南非、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很多时候会出乎意料地碰到中国商人。”葛凯勇介绍,到目前为止,中非民间商会带队到非洲考察已经有19次,而每次代表团都有不少于20位企业家参加。其他通过网络、电话,或是上门咨询的自行出访团还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当前,中非贸易的民间合作主要集中在经贸和加工业,包括消费品、建筑材料、机电产品、轻工制造业、食品、医药行业等。结合非洲各国的资源和市场需求,中国民营企业的投资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例如,在水处理技术薄弱的国家发展饮用水工业,在水果丰盛的地方展开水果加工、生产果汁等项目。

“两年多来,民营企业投资非洲已经逐渐趋于理性。”葛凯勇表示,民营企业家现在在“走出去”之前都会做足功课,都会在语言、文化、法律等方面进行全面咨询。更加成熟的民营资本仍然是中非经贸合作中最活跃的一股力量。

投资空间仍然巨大

目前,中国民营企业投资非洲还处于试探性阶段。“很多在非洲投资的民营企业正在经历一个转型的发展。”葛凯勇称,民间投资一般以贸易起家,打开当地市场。在逐渐了解市场发展潜力后,许多企业开始投资实业。在转型过程中,企业也面临着一次做大做强的机会。

在尼日利亚发展的温州哈杉鞋业有限公司就是成功转型的案例。2004年,哈杉开始在尼日利亚建厂,将国内的半成品运去组装。2007年,哈杉在尼日利亚累计投资达到1300多万美元,成为拥有4万平方米厂房,年产皮鞋600万双的非洲最大制鞋企业。

民营企业投资非洲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首先是缺少懂得国际规则和语言相通的人才。葛凯勇介绍,目前在非洲投资的企业基本实现了员工本地化,只有少数高级管理人员是中国人,但双方的交流只能依靠翻译。同时,中方对非洲当地文化、法律的不熟悉,容易造成劳资纠纷。这些民营企业与中国国内金融机构缺少沟通的渠道和信任度,企业在进一步扩张时难以获得融资支持。“民营企业在非洲的发展还需要国内的支持。”葛凯勇说,在企业和银行之间建立提供信用担保服务的机构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危机中孕育新机遇

受金融危机波及,四川南充丝绸在欧美市场销售锐减,对非洲的出口却基本未受影响,市场依然坚挺。“中非经贸关系仍然保持着全面快速扩大发展的趋势。”国家商务部西亚非洲司的霍维称,金融危机对于中非经贸合作的影响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会给双方带来一定的困难,但是合作的基础并没有改变。

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执行院长刘洪武认为,金融危机是双方扩大贸易的重要契机。首先,中非经贸关系目前主要着眼于民生,不是高科技或金融等高端产品,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扶贫经验对非洲产生了较大影响。金融危机发生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广受质疑,而中国经验对非洲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这也为发展中非关系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目前,民营企业在投资非洲的过程中应当拓宽思路,开辟新的投资领域。刘洪武指出,除了投资能源矿产,民营企业还可以在非洲文化、艺术、民间工艺、生活方式等方面发力,开发新兴的非洲文化产业,以此带动当地就业、基本商品和劳务输出,从而实现企业发展模式从主要依赖资源开发到文化、环境等多元开发的转变。(本报记者 赖睿)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文章:
民营企业停产倒闭加剧 山西力挺中小企业度严冬
前7个月民营企业外贸出口增速明显回落
民营企业对大飞机跃跃欲试 希望参与研发或生产
甘肃白银搭平台 民营企业签约项目逾22亿元
李荣融透露央企今年缴税额有望破万亿 要求民营企业警惕"三乱"
唐山39家民营企业整合重组为两大钢铁集团
图片新闻:
俄军舰击沉中国货船 3人获救7人失踪(组图)
中俄签250亿美元石油贷款协议 中方获俄3亿吨石油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