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重组、大规模裁员、停产、公开信、声明的接踵而来,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日照钢铁”)近来抢尽社会公众眼球。
11月5日,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与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举行重组意向书签字仪式,身为日照钢铁这家国内最大的民营钢铁公司的掌舵手——杜双华并没有出席,这也给外界对此次重组多了一些猜测。
接下来的事实也表明,这桩看似简单的产业整合背后一点也不简单。6日,日照钢铁开始大规模裁员;10日,日钢董事长杜双华一封题为“只盼大家理解我的苦心”的公开信,开启了日钢“裁员”洪流的闸门;15日,有媒体报道称,“银行断贷力逼杜双华就范,资金链断裂,日钢裁员6000人”……在诸多猜测和公司公开辟谣“遥相呼应”的态势逐步升级下,社会各界对山东钢铁重组日照钢铁是收编还是套现以及杜双华的下一步做出了各种猜测。
神话般的崛起
三五成群的“原”职工陆续离开宿舍,机器轰鸣声渐弱,高耸的烟囱半数以上不再吐出滚滚浓烟,沿海公路上运输原料的卡车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是中国经济时报记者11月21日上午前往日照钢铁所在地日照市岚山区虎山镇所看到的景象。“几个月前,这条路上几乎还是24小时重卡排着几公里‘长龙’进入日钢厂区,现在是‘人走茶凉’。”陪同记者前往的当地一位常年为日钢集团提供设备的供应商触景生情地说。
在采访期间,日照钢铁神话般的崛起一直备受当地人津津乐道。2003年2月,日照钢铁集团挂牌成立,2003年3月31日开工建设,当年9月28日出铁出钢,历时181天,创下了世界钢铁行业的奇迹,被称为“日钢速度”。
通过当地某商业银行的一位负责人,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得到一份近年来日照钢铁生产销售的资料:2004年,企业钢产量107万吨,销售收入25亿元;2005年钢产量达到227万吨,销售收入63亿元;2006年,钢产量达到355万吨,销售收入达到110亿元;2007年,钢产量达775万吨,销售收入286亿元。截至今年5月底,在铁矿石、油电以及人力成本持续上涨情况下,日钢钢产量达到444.6万吨,完成产值189.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85.8亿元,利税53.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8.3%、268.1%、267.6%和162.9%。
“当初选址日照,这使得企业有着巨大的优势。”日照钢铁集团党委书记廖海亭表示。
日照,山东半岛海岸线上的一个新兴港口城市,有条件极为优越的铁矿石码头,有丰富的水利资源。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最早的首钢搬迁首选地,到宝钢筹建时的备选城市,到济钢与宝钢合作的实施地,“钢铁梦”始终是日照市政府的追求,最后这个“绣球”在2003年被当时踌躇满志的杜双华紧紧“拽”住了。
“仅仅在运输成本上,日照钢铁这几年就比济钢‘抠’下上百亿元的纯利润。”日照港的一位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说,日钢生产原料的矿砂大部分依靠进口,从日照港到日钢的运费仅有2.4元/吨,运到山东内地则需上百元,产成品外销成本也是相差几十倍。
去年,由中国企业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效益200家”评选中,日钢以58亿元净利润排名第38位,而莱钢和济钢仅分别排在第67位和116位。“截止到8月底,日钢每月净利润都在5亿元以上。”当地某商业银行负责人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介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