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则倾向于结构性失业的说法。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或者是就业方面的问题,我感觉其中有结构性的因素。就目前的数据来讲,中国的大学生占就业人口的比例并不是最高的,我们大学生人数占总人口的8%、9%,今后可能会是20%、30%,但发达国家最高达到50%,所以说中国大学生并不是最多。但我们为什么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就业失调,其中原因在于结构性失调,比如第三产业、服务产业、创意产业不发达,与此有很大的关系。”王耀辉说。
解决“漂族”就业需长效机制
“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我们面临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解决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任占忠说。
有不少业内人士指出,“漂族”或者“蚁族”现象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如何更好地保障这部分人的权益,政府责无旁贷。
“今天我们谈大学生就业,我觉得应该把它放在更高的高度看待它。”袁本涛说,这些“漂族”都是来自于农村,来自于农民工家庭,来自于社会弱势人群,对整个社会的稳定性会带来很大的问题。所以应该从更高的高度看今天的大学生就业,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就业问题,而是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政府要负什么责任、社会应该承担什么责任,以及学校应该如何转变教学服务,我觉得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姚俊认为,从政府层次来说,国家应该为弱势大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应进一步规范大学收费,控制教育成本上涨,从源头上减轻来自困难家庭大学生经济负担;从政策上鼓励商业银行对贫困大学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增加贫困大学生奖学金、助学金的财政支持力度,同时力求不同高校之间在政策支持上体现公平性,通过这些措施最大限度地为贫困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在根本上增加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同时,国家应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降低贫困生就业成本,在其直接控制的就业岗位上为贫困大学生就业提供公平的就业机会。 本报记者杜晓本报见习记者 任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