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多不等于创新能力强
2008年日本获得物理诺贝尔奖的科学家益川敏英,之前从没出过国,连护照都未办过,从来不出席国际会议,被称为“土包子学者”。因为他对英语一窍不通,从小文科成绩就不好,在班上平均学习成绩只是中等。
这位科学家的经历在中国简直是不可能的事,“他在中国没法升迁,没法评职称没法当干部。在中国,英语不好,很多事情都被卡掉了。”
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考察的知识分子,朱清时院士对中外教育思想有了一些比较和思考:家长和社会对学生的学历要求都越来越高,教育者追求给学生灌输越来越多的知识,我国培养的博士有一半被选拔做了行政工作……这背后是中国教育思想的极大误区:大家以为知识越多学历越高创新能力就越强。
朱清时说,有时候知识多可能会局限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科学史发现,一个人创新能力最强时,往往是年轻时,那时知识并不多。
知识多为什么会约束创新能力?朱清时就此解惑:知识多确实有助于创新,前提是你的知识是对的而且自己已经消化它。但如果你掌握的知识多了,其中有好多是错的,是被误导的,或者你对知识食而不化,你遇到问题后要在知识堆先转一圈,哪还顾得上思考。
在朱清时看来,好奇心、想象力这些对创新最重要的东西,是与生俱来的,只不过我们的学生在上小学时,这些能力就慢慢被扼杀了,学生们都被逼着去背课本、背老师讲的答案。
洞察力也是创新能力的核心。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当年留学芝加哥大学时,上量子力学课,老师泰勒是美国氢弹之父,世界级的大师,上课从不备课,他天才横溢,想到哪儿讲到哪儿。但由于不备课,上课时有时会犯错误,有时走入陷阱。杨振宁最感兴趣的就是看泰勒一步步走入陷阱,又怎么一步步走出来。“泰勒走到陷阱时,脑袋就像天线张开四处探测看哪里有出路。”
“现在,我们的教育亟待改革,应该从学生培养的好奇心和兴趣起步!”
年轻人要避免被文化垃圾淹没
朱清时告诫现场上百名前来听讲座的年轻学子,人的精力有限,读书要少而精,“不要被知识垃圾、出版垃圾淹没。”
朱清时与年轻人分享自己的上网心得:我发现上网很可怕,因为网上信息太多了,一个链接接着一个链接看下来,一晃几个小时就过去了,好像看了很多,但是没有时间思考,脑子还是空空的。就好比一个家里很清爽,看着就容易安静下来,如果陈设很多,看着就耗费人的精力。所以我现在要写文章时“不敢接电话,也不上网”。
而一些年轻人遇到的问题则让他有些忧虑。前不久,朱清时和自己的博士生就专业研究方向进行探讨,本以为学生会动脑筋自己想,但几天后学生们都在网上搜来一大堆资料。“就是陷入网上的东西了,没有自己的想法,而这些往往是垃圾。”
朱清时希望学生要少接触信息垃圾。博学从少读书开始,花少量的时间,掌握最本质的东西。(雷宇 原春琳 朱娟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