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图片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数据库/周刊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中国上半年未出现大量资本外逃 商务部:将鼓励企业境外直接上市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启动 将提高买家对圈钱行为约束力 全文 答问 -黄光裕或不能参与国美增发 下周有望复牌 德商抢注7个中国商标 -航油调价在即 百姓或得再掏燃油附加费 宝钢大幅上调产品出厂价 -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通过 打造东部增长极 部分本地股表现活跃 -社保基金股权投资今年将达百亿 券商分类监管"模拟考"国泰最高 -雷诺汽车存安全隐患 质检总局下进口禁令 中国汽车工业没有泡沫 -印军机在中印争议领土上空坠毁14人死亡 传法航机上有恐怖分子 -中国31省市成立医改领导小组 各地医改启动 京试点取消公费医疗 -武隆垮塌山体再现裂缝险情 不稳定岩体达100万立方米 米-26施援
首页>>高考
清华招生将打破文理界限 本科新生可自选专业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9 年 06 月 11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本报讯清华大学今年尝试在招生上打破文理分科限制,被该校录取的本科新生可依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专业,即文科考生可直接进入自己喜爱的理工科专业就读,而理科考生也可被自己心仪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录取。不过,清华本科招办主任孟芊认为,最终能通过的人数不会上百。

考生有意愿可提出申请

在今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已成为向社会征集意见的内容之一。据教育部统计,54%的人赞同取消文理分科,46%的人以会加重考生负担为由反对取消。

对于清华招生新举,孟芊解释说,这是在不改变高中课程教育和高考文理分科制度的前提下,清华大学自己所做的一种尝试和制度变通,“就是要给理科很棒又有文科特长的考生,以及文科很棒又有理科特长的考生一个机会”。

据孟芊介绍,对于达到清华在当地录取分数线,且有意愿就读清华文科专业的理科考生,或达到文科录取分数线且有意愿就读理工科专业的文科考生,均可依据自己的兴趣提出新的专业意向申请。学校将根据考生意愿,组织专家组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进行面试考察,最后经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审批后,学生在被清华录取后可直接进入其所申请的专业学习。不过,定向生不能享受这个政策。

“成功者”估计不会上百

据孟芊介绍,清华大学在各地只招文科生、或只招理科生的专业,都将纳入这次转专业体系,为新生录取提供转专业机会。具体的申请时间和面试时间,学校将在网站上公布。

虽然清华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规模和比例上的限制,但孟芊预计,最终实现文科新生申请填报理科专业志愿并被录取,或理科新生申请填报文科专业志愿并被录取的考生人数不会上百,“规模不会太大,多数院系因此而调整的变化也就是个位数”。他预计文转理的相对较少,理转文的则相对多一点。

考生转专业程序

考生达到清华在当地录取分数线且有意愿“文转理”或“理转文”的,可依据自己兴趣向清华提出专业意向申请。

学校将根据考生的意愿,组织专家组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进行面试考察。

经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审核批准后,学生在被清华录取后可直接进入其所申请的专业学习。

■ 背景

自主招生已尝试理科生转文

清华本科招办主任孟芊说,这种打破文理分科限制的想法“并不是今天才有的”。在今年该校举办的保送生暨自主招生冬令营时就进行了尝试,即对进入面试阶段的自主招生的理科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开放式地报考喜欢的文科专业。最终报考的10名学生中,4名学生被最终认定,“不过当时没做文科生报考理科专业的尝试”。

另据孟芊介绍,近年来,学校的新闻传播、经济和金融等专业,以及今年新增的心理学专业都同时面对文理科考生统筹兼招。新生入学后,通过“二次招生”和校内转系政策,学生有多次机会在人文社科和理工科院系之间转换专业。

清华大学新闻中心主任向波涛说,目前清华每年大一学期结束后约有200人至300人申请转系,成功者为70%-80%。

孟芊也说,法学院每年在大二都会增加一个班,这个班的学生都是从外系转来的。

来源: 新京报

相关文章:
教育部:吉林松原高考舞弊案性质恶劣 将严肃查处
中国高考30年上千状元发展远低预期 须理性看待
吉林高考舞弊者围攻警方屏蔽车 殴打监考老师
报刊文章"命中"高考作文 报纸总编辑称应属巧合
调查显示:兴趣爱好已成为高考志愿填报的第一理由
09年高考阅卷工作展开 录取工作7月上旬开始
北京高考阅卷今日启动 预计本月24日可查询成绩
全民护航高考引反思 媒体吁考量高考时间安排
图片新闻:
京沪港生活成本跃居全球前30 亚洲10强中国占半
4月入汛以来全国16个省份发生洪涝灾害 致41人死亡(图)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