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校长的管理风格和领导类型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和水平。抛开纯粹的学术研究不提,基于一种草根的视角,对现实中的校长进行分类,这不仅有利于我们更贴切地认识校长,也有利于校长们更好地反思自己、了解他人——
忽然想起来给中国的校长分分类。不是我闲来无事找话题,分类原本就是一种科学研究的方法,我们不能因“校长”一词遮蔽了校长之间的差异,这样既不利于研究的发展,也不利于校长正确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很多论文、著作也曾对校长作过分类,如:集权型、放权型、民主性;经验型、制度型、文化型。这些分类一方面过于笼统,另一方面因缺少“草根”基础,总显得漂浮。鉴于此,我们似乎可以这样来分类:
黄牛型:这种校长当初就是“劳模型”教师,“教而优则仕”,当上校长后依然起早贪黑。学校管理怎么抓,他心中没谱,只知道“上传下达”。不过他这个上传下达可是不折不扣的,谁要是打折扣,也不批评,而是亲自纠正。他经常在校园里转悠,一圈下来,手上拿着捡来的废纸。发现学生不听话,他会走进教室。你放心,他一定会在班主任到来前及时“撤离”,他怕教师嫌他多管闲事,更怕教师们有思想包袱。他还兼着一个班的课,即使在细节上,他也绝对是教师们的榜样。他每年考评几乎都是满分,“先进”、“优秀”了一辈子,一天突然调离校长岗位成为督导,他还不明白到底是咋回事。
官僚型:他“朝中有人”,很气派;他每天很少在学校,早已不兼课了,进出校门都是以车代步,神龙见首不见尾。周前例会他会准时到达,有时迟到两三分钟。会议最后的发言照样是“四点”:一是“刚才大家的意见我原则上同意”;二是“我最近很忙,学校的事主要靠大家”;三是“有人跟我反映,个别领导工作有问题,今天我不点名”;四是“学校经费很紧张,大家注意节约”。某一天,他会突然无比沉痛与无奈地说:“这次市教育先进工作者市局非要让我担当,我觉得很对不起大家。”
寨主型:他主要靠权力和权术来管理学校,属于专制主义,在学校一般是一呼百应,谁不应,谁倒霉。他喜欢喝酒,与民同乐;他有一帮兄弟,官都不大,但权力很大;他喜欢开会,一开会就骂人,还说粗话,但都为了学校好;他也喜欢推行一些“新政”,但过几天就忘了。有人说他是“硬汉校长”,果敢、英明,但“果敢”与“硬汉”如果没有教育的素养和人的内核,容易成为“山大王”。
婆妈型:他崇尚细节管理,人未到嘴先到,请你去开个会,他会告诉你坐几点的车,然后坐几路到达会议地点。这样的校长容易使教师们成为犬儒,思想严重蜕化,进教室迈哪条腿恨不得也去请示一下。这些校长特喜欢找教师谈话,把自己打扮得很“人文”,还喜欢听各科老师的课,并且免不了指导一番,俨然自己是个全才。有人迎合他的意见是他最大的幸福,并且这人就是下届学科带头人了;有人反对,他就会把人家八辈祖宗翻出来考证一番。
专家型:这类校长分成两种:一种是土生土长的,把一所薄弱学校办成了“名校”,自己也就是“专家型”校长了。他们很刻苦,治校经历了很多痛苦;他们集结了很多治校的偏方,被专家、记者一包装,真的挺像那么回事,于是他们也满口“文化”起来。还有一种本身就是特级教师,做了管理工作后凭借扎实的教育学功底很快成为管理专家。他们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试验全新的办学模式,积累各种经验,把学校办出了特点,办出了特色,最后办成了名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