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发展观察 新闻跟踪 经济发展 减贫救灾 社会发展 全球招标投标 商务资讯 观察思考 发展报告 数字报告 白皮书 中国之窗 世行在中国
专家专栏 政策解读 宏观经济 区域发展
行业动向
行业规划 金融证券
金融法规
贸易发展 工程项目 企业发展
国情公报 经济数据 经济名词 采购商
发展要闻  -国务院要求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副食价格稳定 -农村低保资金实行专项管理 严禁挪用 标准将随物价浮动 全文 -五方携手跨市场监管 防股指期货跨市场操纵 筹备工作取得新进展 -中国年收入2.5万$家庭10年将增2倍 上海占1/4 富裕阶层指数30% -今年1-7月中国使用外资逾369亿美元 增长12.92% 引资政策将调整 -交通部:08年起将改造6000多座公路危桥 火车正点率将达99.9% -中国108城市严重缺水 资源短缺约束可持续发展 黄河水资源紧张 -中国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海峡西岸发展 中部发展:重视民生指标 -中石油启动中亚天然气合作项目 西气东输二线建设迈出第一步 -我国将开展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专项清理
陈至立:扎实做好新学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
中国发展门户网 www.chinagate.com.cn  2007 年 08 月 15 日 
字号:    打印本文章 写信给编辑

陈至立在云南考察时强调 扎实做好新学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工作

新华网昆明8月14日电(记者 杨跃萍)国务委员陈至立日前在云南省考察时强调,要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扎实做好新学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工作,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温暖送给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8月11日至13日,陈至立考察了云南省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意见和建议。她对云南省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

陈至立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今年新学年起,又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实行新的奖助学金政策,受助学生比例将大大提高,覆盖20%以上的大学生以及中等职业学校所有全日制在校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切实落实好这些重大政策措施,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到教育事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局。

陈至立强调,新学年开学在即,要加大工作力度,把各项助学政策落实好。她说,新的资助政策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以及学校要共同努力,把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各项工作做细、做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助学管理机构到位、工作人员到位、资助经费到位。二是各学校要认真细致地做好奖助学金的评审、发放和管理工作,实行校长负责制,建立完善的学校助学管理制度,确保学校助学工作顺利进行。三是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进一步做好学校所在地助学贷款工作的同时,还要大力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做到应贷尽贷。四是各高校要继续开通新生入学“绿色通道”,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生源地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疏通求助渠道,通过困难补助等方式,帮助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解决好入学路费等问题。同时,要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勤俭节约教育,鼓励学生参加勤工俭学,引导学生艰苦奋斗、立志成才。

陈至立在考察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工作时强调,国家将针对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逐步提高生均公用经费和贫困寄宿生的生活补助标准,扩大免费提供教科书的范围。各地要切实落实农村中小学预算制度的各项要求,强化财务管理,规范经费使用,严禁“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

 

来源: 新华网

相关文章:
新疆: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可以享受7种方式国家资助
教育部就中职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答问(全文)
教育部发言人:政府就是困难家庭学生的"圆梦人"
教育部解读国家资助困难学生政策
教育部发布会谈中职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中国所有农村孩子上中职将得到资助 解读中职困难学生资助政策
解读中职学校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九成学生受资助
保证就学无忧——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解读
教育部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新闻发布会
教育部:要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
图片新闻:
湖南凤凰县沱江大桥突然垮塌 已确定29人死亡30人失踪
200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二百强"揭晓 京沪港榜上有名(附名单)
更多 >>

观察与思考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07年中国改革重点行业
· 中国经济博弈高油价
· 投资理财技巧 答疑解惑直通车
更多>>
中国发展报告
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 中国数字报告
·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网络
·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6年)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