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国家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审计报告显示,通过审计调查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政府,截至2009年底这些地方的政府性债务余额高达2.79万亿元。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表示,从债务余额与当年可用财力的比率看,省、市本级和西部地区债务风险较为集中,有7个省、10个市和14个县本级超过100%,最高的达364.77%。从偿债资金来源看,2009年这些地区通过举借新债偿还债务本息2745.46亿元,占其全部还本付息额的47.97%,“财政资金偿债能力不足”。
一石激起千层浪。业内人士认为,应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违规融资和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行为进行重点清理规范。
地方融资平台“小马拉大车”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这样定义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由地方政府发起设立,通过划拨土地、不动产、股权、规费、债券、税费返还等资产,组建一个资产和现金流均可达到融资标准的地方国有企业或企业集团。必要时辅之以地方财政的变相担保或由地方人大出具“安慰函”作为还款承诺,以实现平台的对外融资,并将融到的资金主要投入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及公用事业等领域。
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的成立,在城市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中起到了杠杆作用,所作出的贡献值得肯定。但由于地方政府对其监管存在空白区,自审自批,加之多数地方政府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披露机制,银行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资产信用评估。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部分地方政府负债率过高的风险原因有三:一是地方融资平台项目多由地方政府提供隐性担保,这将直接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出现隐性化和长期化趋势,成为银行最难把握的问题;二是地方政府往往通过多个融资平台公司从多家银行获得信贷资金,银行难以获得一些地方政府真实的负债及担保状况;三是一旦未来政策收紧,经济进入新一轮调整周期,地方财力下降且支出增加,有可能形成信贷资金系统性风险。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缺乏监管约束,融资金额超过部分政府实际可承受能力,造成“小马拉大车”的局面是风险的关键所在。尤其是房地产价格出现波动之后,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受影响,将引发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风险。“如果地价下跌,土地出让困难,则还款就会发生困难,政府就必须动用其他方式,如财政资金来偿还贷款。”魏加宁说。
连平表示,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贷款由于期限都比较长,一般都在三年以上、十年以内,因此短期还不会出问题,但进入集中还款周期后,问题就会集中显露出来。
地方政府债务存在地区风险差异
“2009年我们调研的结果显示:过去,每个地方政府顶多只有2到4家融资平台;现在,有的一级政府就有十几家平台。过去,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大多集中在省一级,或地级市;现在,县级市、区都有。”魏加宁说。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各级政府共有各类投融资平台3800多家,其中70%在区、县。正是由于这些投融资平台井喷式出现,其中的监管不力和信息不对称有可能使得银行不良贷款率呈现隐性上升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