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物流不能跨区域建体系
流通体系的一体化发展离不开商品的跨区域流通。在白酒、啤酒等商品之间也因“排他性”的市场竞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品流通的发展。
在北京啤酒市场,就曾发生过多起本地啤酒阻碍外地啤酒进京的大战。在燕京啤酒进京时,被诞生于1941年的北京啤酒进行“封杀”,燕京啤酒只能通过“胡同送酒”的渠道一步步打开北京市场,并最终在北京啤酒市场形成强势地位。而当青岛和雪花啤酒在2006年前后杀入北京时,青岛和雪花也遭遇了同样的“排他”尴尬。燕京甚至与北京很多经销商签订“排他协议”,令雪花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经营零售终端后销售仍未有大的进展。
在其他商品类别上发生的“地方保护主义”也不胜枚举。出于税收考虑,地方龙头企业生产的商品往往受到“特殊对待”,采取一些措施间接阻碍外地同类商品流入本地市场,个别地方部门甚至帮着推销当地名牌商品。
洪涛表示,由于全国流通还未形成体系,一些商品在地方存在区域分割,一个地方的产品不能到外地去销售,省际流通还未形成,甚至出现了销地到产地、价高到价低的逆向流通,这就给一些投机商以可乘之机。商品流通的区域分割,也影响了商品物流的全国性发展。洪涛介绍,按照我国水果、蔬菜等农副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25%至30%的损失率计算,每年有3.7万吨蔬菜、水果在运送路上腐烂,而这些农产品足可以供养2亿人的生活。另外,一般来说,农产品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30%至40%,鲜活产品则高达60%以上,由于运输装卸方式落后,“粗放”的流通业致使我国每年粮食损失至少为800万吨。
地区封锁开始在局部打破
“二三线城市在招商引资政策上对外资倾斜现象较为普遍,但随着一线城市本土零售商的不断壮大,一线城市基本上可以做到公平竞争。”富宇介绍。
北京超市发总裁李燕川告诉记者,大约10年前北京地区还存在各城区之间开店税收受限问题,但现在不管连锁总店位于北京哪个区,都可以在本部所在的区域统一纳税。
一位零售业管理人员称,零售业在“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结算、统一物流、统一形象”这五统一方面,目前只在形象方面基本做到了全国市场的统一。
不过,基于一线城市较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及一线城市本土零售商在与外资零售巨头的厮杀中成长,在天津、上海、西安等地出现了当地零售企业市场份额高于外资零售巨头的现象。如西安市场就刚刚曝出家乐福计划撤出当地的消息。
业内人士分析,由于中国市场非常广袤,短期打造出全国性的连锁企业还不现实。但是,产生大区域型的连锁企业则是刻不容缓。在一个大的区域,如长三角等地,如果能够实现城乡连锁商业一体化,就能促进这个大区域商流、物流、资金流的双向流动,构建区域型的流通体系一体化。而这也与当前国家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相吻合。(记者齐琳 苏玲 熊海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