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政府有招商引资的任务和考核指标,在引进外资时得分比引进内资得分高。”这已经成为很多本土零售商抱怨的问题。物美集团公关总监富宇介绍,同样的报价,同样的物业条件,即使内资报价比外资报价高,最后地方政府还是会选择外资。此外,一些开发商为了吸引眼球,也对外资提供三到五年的免租政策。对此,华润万家公共事务部总监刘岫军认为,内资企业与外资企业在进入区域市场时很难站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
据了解,2008年底外资零售门店审批权下放到省级商务部后,一些国际零售企业依靠地方给予的超国民待遇,在部分城市打破合理的商业网点布局大举开店。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顾国建曾表示,外资零售巨头以资金实力、管理技术和大型业态在中国缺乏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的条件下无限制开店,已造成对区域性零售商,尤其是许多中小零售商的伤害。
“内外有别”的不公平待遇也引起了国内零售商的重视。步步高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填为此奔走8年,呼吁国家出台“大店法”。2003年“两会”上,时任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王填提出建立一部《商法通则》,规范内外资零售企业的违规行为,之后自费10万元聘请行业专家草拟“商业大店法”,在2004年“两会”上,王填借机把该草案递交给当时履新的商务部部长。今年“两会”,王填再次呼吁出台《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法》,创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但时至今日,相关法律仍未出台。
而家乐福、沃尔玛等外资零售企业在一线城市密集开店后,近两年开始大肆进军二三线城市甚至县级城市。目前,外资零售企业已经基本完成东南沿海地区的网店布点,正逐步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渗透。“外资零售企业在二三线城市开店一直享受税收减免等超国民待遇,面对这种不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本土零售企业在进入区域市场时处于劣势。”对外经贸大学教授陈立平担忧,一旦外资零售企业完成二三线城市布点,就可以打造一条连接生产端和消费端的整个供应链系统,未来中国流通主渠道有被外资控制的隐忧。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黄国雄教授建议,地方政府“对外开放也要对内开放”,国家在法律上应该有一个明确规定,国有资本与民营资本、外资资本与内资资本都要一致对待。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地区之间的发展与沟通,如果地方“内外有别”的现状得不到改变,将会影响到整个流通业的发展。
“超国民待遇是一个方面,统一纳税也制约了企业连锁化发展,”刘岫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由于各地税收不一,每进入一个城市,都要开设子公司。目前华润万家已在全国拥有100多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每年花在办证和年审等方面的人力、物力成本就达上千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