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通胀、高增长还能持续
《财经国家周刊》:5月份CPI同比上涨3.1%,已经高于年初政府定下的3%的目标。而随着最近全国不少省市上调最低工资,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未来通胀的压力逐步显现。你怎么判断今后一段时期的通胀走势?
郑新立:我判断,今年全年通胀能控制在3%左右,可能突破一点,但不会很多。而且一般来讲,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CPI低于5%是在合理区间,最理想是3%。
中国出现恶性通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原因是市场供求的弹性协调机制已经建立起来了。只要采取正确调控措施,通过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未来一个较长时期,中国经济还可以再赢得低通胀、高增长,好的势头还能持续。
至于劳动力成本上升这个问题,尽管对物价上涨构成一定压力,但首先要看到的是,这给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改善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带来了动力和压力。同时,企业员工收入的增加,还有利于从需求角度拉动经济增长。无论从宏观、还是企业自身发展来看,其正面效应远远大于负面效应。
相比较而言,我认为,最大的担心还是资产价格的上涨。目前流动性过剩问题仍比较突出,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消费品(汽车、家电、农产品等)由于供求间互相制衡的局面,价格不可能长期上涨,但流动性过剩会冲击资产价格。
应把过剩资金引导到资本市场,尽快把中国资本市场做大做强,把资金引导到产业结构升级所需要的领域上来,引导到第三产业上来,引导到公共服务领域上来,通过资本市场资源的配置,加快结构优化。
发展服务业和自主创新
《财经国家周刊》:你一再强调,宏观调控接下来要把重点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结构方面,是否能详细阐述今后应主要在哪些方面推进调结构?
郑新立:有三大方面。
第一是调整消费和投资的比例关系,今年要控制新开工项目,尽可能使已开工项目投产见效益,同时把带动经济增长的热点转移到消费上面。我的想法是,用3~5年时间使居民消费率从现在的35%提高到50%,增加中低收入者,特别是农民的收入,以此鼓励消费。这涉及到现有利益格局的调整,希望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尽快出台。
第二,大力发展服务业,争取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第三,加大对自主创新方面的投入,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从而形成新的增长点。这样明后年的经济增长会更主动些。
《财经国家周刊》:上述这三个重点领域,要具体通过什么方式、什么手段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变?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我们已经提了很久,但具体的突破口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