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4日,移民姚百俊老人看到家乡来慰问的演出分外亲切,用手机拍下家乡戏。2009年8月,试点移民启动,淅川县共有1.08万试点移民迁入河南6个市。(资料图片)
2014年,北京市五环内城区居民都将喝上长江水。按照国务院南水北调规划,2014年“长江水”进京,每年以10亿立方米的水量输入北京,占北京用水量的1/4,将极大缓解北京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随着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枢纽工程的开建,渠首所在的河南南阳淅川县移民大搬迁随之启动。今年6月20日,淅川将启动丹江口库区第一批6.5万人的大规模移民搬迁。日前,北京晨报记者前往淅川县,见证了库区居民移民前的生活和为保清水北送所做的努力。
移民特写
老范:打算由种地改经商
唐河县毕店镇凌岗移民新村将安置淅川县滔河乡凌岗村移民412户1713人。5月25日,记者走进新村,63岁的村民范丰岐已提前来到这里,因为他是村民们推举出的移民代表,负责监督移民新村建设。谈起即将搬进的新居,老范笑得合不拢嘴。老范说,从2002年起,村里的房屋就不允许扩建,现在一家三代8口人住在一个80平方米左右的平房内,房子多年没有修缮,已成危房。6月20日,老范全家将搬进一套200余平方米的二层小楼,一楼是门面房,老范合计着选择一个合适的项目,由种地改为经商。唯一让老范不舍的是还在故土的亲戚和邻居,毕竟“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日难”。
水源保护
原址建成生态区
淅川县大石桥乡张湾村距离丹江口水库还不到2000米,南水北调工程供水后,整个村庄都处于水位线之下。去年张湾村成为淅川十个试点移民村之一,全村338户1530人,搬到了新野县王庄镇新生农场。5月26日,记者看到的张湾村已被夷为平地,废墟上建起了生态示范区。乡长向晓丽介绍,从去年9月份开始,张湾村开始进行立体生态绿化,原先的房场地栽植了210亩垂柳;165米以下栽植芦苇;172米以上栽植经济果林。
从2004年,淅川县先后关停了影响水源地水质的泰龙纸业等127家企业,炸毁小钒窑100余座,投巨资加快企业生态环保改造。
施工难题
挑战世界难题“膨胀土”
5月26日,记者来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位于淅川的陶岔渠首,就是这个水库的水龙头。在工程建设中遇到了世界性难题膨胀土。河南省南水北调建管处处长秦鸿飞说,工作人员分别采取不同的试验方法来对付这些膨胀土,去年9月试验段进行冲水模拟试验,到今年底结束,从目前的效果来看,已经达到了试验的目的,“战胜”了膨胀土,为即将开工的南水北调南阳段工程打下坚实基础。
■数字说话
迁徙对于丹江边的淅川县来说是常事,淅川县委宣传部部长陈助民说,从1958年丹江口水库大坝破土动工开始,村民中搬迁次数最多的50年来搬了6次。
丹江口库区移民分属湖北、河南两省,河南库区移民均从淅川县迁出,全县16.2万移民,超过小浪底移民最多的新安县,也超过三峡库区农村移民人口最多的万县市,搬迁安置力度和强度在中国水利移民史上少有。
晨报记者 陈琳/文 杨振辉/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