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如此无序的国际市场环境,一旦把人民币完全推向市场,人民币价格可能成了金融大鳄的又一项“游戏工具”。为此,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应放慢,甚至停滞,静观国际金融格局变换,以不变应万变
在本次金融危机演变的各阶段,美元汇率的波动成了缓解国内危机的有利工具。2009年以来,全球经济明显可分为三阶段,即危机恶化阶段(2009年初至3月初)、危机回暖阶段(2009年3月初至2009年10月末)和危机复苏阶段(2009年10月末至今)。
以上划分分别以美国资本市场价格回升和GDP掉头向上为标志,而美元周期恰恰与经济复苏周期相对应。在危机恶化阶段,全球金融市场都在经历“去杠杆化”的痛苦,只有美元利用其“避险属性”,表现出阶段性强势,从而吸引资金回流,平衡国内的资产负债表;在第二阶段,美国采取了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刺激了资本市场的强劲反弹,又通过市场手段迫使美元大幅贬值,从而刺激了实体经济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强势复苏;在第三阶段,美国从去年第三季度结束了经济的深度衰退并实现3.5%的正增长后,美元圆满完成了调节经济复苏的“平衡器”任务,为保持强势美元的利益,其汇率的反弹幅度超过5%。目前,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岌岌可危,美元继续表现出强势,展示其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风采。
通过综合经济政策,“让市场听话”,助推汇率向着有利于国内经济的方向走,美国娴熟的市场操纵技巧不得不令人钦佩。但近几个月,它却频频上演妄图操纵人民币汇率的“霸道”行径。且不说在虚拟经济发展速度大大超出实体经济的今天,“均衡汇率”这一学术概念已不具备实际可操作性;也不说美国此次像上世纪80年代对待日元汇率那样“故伎重演”,等于向全世界昭示它对国内经济的对策已“黔驴技穷”;单说华尔街和伦敦城各路精英对各开放国家货币和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一次又一次“阻击战”,就足以表明以美国为首的金融霸权主义者根本不相信所谓的“均衡价格”。在他们眼里,只要有合适的对冲工具,借助强大的金融实力和创造虚拟资本的能力,任何商品价格都可以由他们“说了算”。
目前,对于如何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有几种言论:一是先完善国内资本市场,丰富各种交易工具,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二是通过逐步扩大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影响力,使之从贸易结算货币慢慢演变为资本交易货币直至充当部分储备货币;三是开辟离岸市场,先进行人民币国际化试点。
笔者认为,面对如此无序的国际市场环境,一旦把人民币完全推向市场,人民币价格可能成了金融大鳄的又一项“游戏工具”。为此,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脚步应放慢,甚至停滞,静观国际金融格局变换,以不变应万变。至于人民币汇率的中、远期走势,则不妨借鉴美国的思路——以本国经济的振兴为第一要务。
《国际金融报》 (2010-06-01 第08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