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分析人士13日说,虽然从短期来看,中国贸易顺差局面不可能发生根本性改变,但从中长期来看,随着中国对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贸易顺差收窄的趋势正在形成,以逐步趋向贸易平衡的格局。
中国今年首季度贸易顺差同比减少达76.7%,3月份出口同比增长24.3%,较1-2月份有所回落,而且70个月来首次出现逆差“高达”72.4亿美元,令人始料不及。据中国商务部预计,2010年贸易顺差将在2009年比上年减少1000亿美元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度下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赵晋平说,除了3月份的贸易逆差,不排除今后个别月份还会出逆差甚至连续出现逆差,虽然这并不能改变全年贸易顺差的局面,但是相比去年而言,2010年的顺差规模将继续收窄。
赵晋平认为无论是出现贸易逆差或者顺差规模缩小,都表明中国贸易失衡的现象正在逐步改善,都有利于中国经济的调结构、促增长、转方式,不断适应剧变中的世界经济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经历了从“逆差阶段”到“顺差阶段”的转变。1993年以前,出现过12次年度贸易逆差。1994年以来一直保持着年度贸易顺差。
2003年后,中国年度贸易顺差规模持续扩大,导致外汇储备余额快速增加至2.4万亿美元,与一些主要经济体的贸易摩擦频繁,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也在剧增。
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促使长期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中国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出口、投资拉动型转变为消费拉动型,当前高达60%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已难以为继,必须大幅度降低,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和稳定性,因此,调整结构、扩内需已成中国经济改革当务之急。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年早些时候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0年要把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与稳定外需结合起来,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贸易顺差规模持续收窄,这符合中国提出的保增长、调结构、促平衡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国对外经贸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张军生博士说。
中国目前实施的是“促进出口同时鼓励进口”的政策。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姚坚表示,中国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将在稳定出口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分析人士预计,随着中国经济的平衡较快发展,大宗商品、能源型商品的进口还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高增速,反危机时期采取的刺激进出口的政策还未到退出时候,但部分内容可以作出调整,譬如,进一步加强对“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产品的出口限制。
“顺差是中国这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束这个阶段不会一蹴而就,”赵晋平说,“但无论是促进贸易平衡还是调整经济结构,国际金融危机都给中国带来‘倒逼’机制,中国必须尽快地、可持续地扩大内需,尽早摆脱过度的对外依赖。”(李云路 王建华 齐湘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