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导向市场,市场平衡需求
一、行情回顾
2009年,中国玉米市场出现逐步上涨的行情。各种利好因素相继出现,推动了市场的行情走向首先在政策的支撑,为价格提供了底部。在新玉米上市之前的减产预期又作为再一次的支撑点为价格的上涨提供了有效的动能。在玉米青黄不接的8、9月份甚至出现了2000元/吨以上的市场价格。在不同的时间阶段,价格走高的动因也并不相同。首先,我们分各阶段的情况对2009年玉米价格的走势做一个简单回归。
第一季度阶段:2009年年初至2009年4月初期,国家2008年托市收储政策为价格的上涨蓄能。在这期间,国内玉米价格延续了2008年底的反弹行情。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2008年各种商品出现暴跌行情,玉米虽受到的影响偏小,但也很难不受其拖累,价格跌幅较大。2008年年底,国家为保护农民利益,出台了相关收储政策,以0.75元/斤的最低保护价对玉米实施收购,政策的出台直接扭转了玉米的走势,价格由大幅下跌转向走强,而政策的持续时间一直到2009年4月,这一时段玉米价格始终保持强势,可以说2009年年初市场价格的坚挺与政策支持密不可分。
第二阶段:2009年4月至2009年7月,市场需求刺激玉米种植生产,价格走向平稳。在这一阶段当中,国内的玉米最低保护价收购政策已经接近尾声,四月底收储结束。由于缺少了最大利好因素的支撑,再加上价格持续上涨,短期的调整在所难免。这期间又是玉米的播种和生长初期,去年的收储政策让广大农户得到很大的实惠,种植玉米的收益也好于相关农产品,导致了本年度国内玉米的种植面积增加。但是在这个时期,由于运输交通等问题,玉米价格并没有下降。这个时间玉米市场出现了调整的阶段,玉米市场供不应求的矛头开始出现。
第三阶段:2009年8月至2009年10月,玉米市场供不应求阶段开始出现,价格飙升。这是本年度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同时也造就了玉米波澜壮阔的行情。这期间是玉米生长的最关键时期,恰恰在这时候,主要的玉米产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尤其东北地区旱情最为严重,玉米的种植大省吉林是受灾的典型代表。干旱的出现给国内玉米期货每天平稳的行情带来根本性的改变。国内开始出现对年度玉米产量的担忧,后期旱情虽有所减缓,但玉米的生长关键期已过,减产成为事实。众所周知,在这之前,国内玉米已经实现了连续五年的增产,而那时候价格并没有出现太过明显的下跌,反而不断上涨,之后又经历了金融危机等重创。如今,在金融形势复苏及玉米减产的背景之下,价格上涨有了十分稳固的基础。
第四阶段:2009年10月下旬至2009年年底,玉米托市政策改变,市场逐步适应,开始出现阶段性增长。国内玉米减产的预期已经成为事实,只不过市场上目前关注的是产量究竟减少多少,各方意见难以统一,无论如何对期价的利好是难以改变的。而这时候国内玉米新年度的收储政策又要开始。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之上,新年度玉米的收储政策更加完善,鼓励南方企业对东北地区的玉米进行采购,这不单对玉米价格形成保护,农民的利益得到更好的保障,更为重要的是,政策已经由对价格的利好转向对整体玉米产业的利好,这给玉米品种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总结以上四个阶段,可以发现,玉米市场已经完全走出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并且未来有很值得期待的行情,价格仍然有继续上涨的理由。接下来,对玉米各个地区不同的走势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市场对2010年行情进行简单的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