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锡军称,9%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3%的CPI的涨幅这可能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搭配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告诉记者,对于中国经济目前的情况,绝大部分的家庭是有承受能力的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陈雨露说:“因为我们的统计数据显示,现在我们的CPI还是处于一个负增长的状态,而且到明年上半年才有可能由负变正,根据国际惯例来讲,这样的一个物价水平,很难说通货膨胀已经来临。”
而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陈东琪认为,近期内不会出现通胀。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所副院长、研究院陈东琪说:“那么随着经济的加快上行,CPI上行的压力也会增加,所以看时间段,未来几年的压力会大一些,第一个原因是我们的需求的形成,随着就业、收入的增长,需求的能力会增高;第二个是存货供给,慢慢地比去年比今年的消化多了,同时产生的释放也是在释放过程当中,所以供求关系会逐步发生一些变化,另一方面国际通货膨胀输入的压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强,所以看未来三五年的通胀,会比明年会大一些。”
通胀离我们有多远?中国经济将如何承受?
尽管我们宏观经济现在面临的通胀压力还不大,不过现在很多人都存在通胀预期,对老百姓来说,可能大家的感受更多来自于水电油气食品价格的上涨,对投资者来说,可能来自于股市楼市的走高,而对企业来说,可能来自于原材料成本的上升。
是啊,大家对通胀的预期,在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感受。那么,如果未来出现通货膨胀,最主要的诱因会是哪个呢?
我们的第三个问题是,如果通胀来临,您认为最主要的诱因可能是什么?77%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货币投放过多;此外约有10%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境外输入;还有10%的被调查者认为是成本推动;另外有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需求拉动。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都认为货币投放过多是导致此次通胀出现的首要原因。
经济学家成思危说:“这是在虚拟经济高度发达的情况下,可能货币经济一时传导不到实体经济那去,传导到股市和房市里去了,那么股市、房市大量的吸收货币,就看不到实体经济的通货膨胀了,但是一旦股市、房市下跌,接受货币能力减弱,通货膨胀马上就会浮出水面。”
记者:“您觉得通胀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经济学家武吴敬琏说:“是因为票子攒多了,你联系到今年的货币发行数量,我不知道到十一月是什么情况,一到十月我们的广义货币和狭义货币都比去年增长了30%左右,M1是32%,M2是29点多,都是30%左右,就是说票子的数量,购买力的数量增长了30%左右,商品的供应数量,GDP的增长现在大概在8%左右,从这个对比来看,总需求是大大超过了总供给。”
不少专家认为,形成通胀的原因很复杂,是多重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过,如果追根溯源,今年天量的信贷规模对推动通胀形成,可能作用最为明显。
那么,到底是哪些经济现象释放出了通胀预期的信号呢?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未来一年中国经济的宏观政策总基调如何确定?《经济半小时》栏目在会议召开之前,对国内百名经济学家企业家展开问卷调查,主题就是通胀离我们还有多远?
这也是目前国内经济界最为关注的话题,因为如果出现通货膨胀,引发资产泡沫,将给中国经济走向复苏带来巨大难度。那么,目前到底是哪些方面释放出了通胀压力的信号?
我们的第四个调查问题是,您认为当前哪一个经济现象最能表明通胀的阴影,有43%的被调查者认为股市、楼市等资产价格疯涨最能表现通胀的显现;有31%的被调查者认为水电油汽及蔬菜、食用油价格普遍上涨反映了通胀压力;18%的被调查者认为答案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涨,8%的被调查者认为是热钱流入规模创历史新高。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陈雨露:“所以现在全国各地大规模的房地产投资,和居高不下的房地产价格,还有更加强烈的房地产价格继续上涨的预期,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事情。”
美林中国区行政总裁刘二飞:“我觉得对老百姓,对通胀,对社会,影响最大的还是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影响我们中国13亿人口,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就是这些日用品,我想大宗商品肯定会传导过来。”
|